核心提示
去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一年,我市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显著,上市公司整体业务快速回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盈利情况明显好转,资本市场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各项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为贯彻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我市提出要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以创新支撑创业,创业引领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我市而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提升发展的有效途径,更具有特殊意义。
上市:各项指标均创新高
2007年12月27日,兴业铜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为当年我市企业上市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去年我市及时抓住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发展良机,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和募集资金创历史新高。去年,我市新增上市公司8家、再融资公司1家,其中广博股份、新海股份、康强电子、天邦股份、宁波银行、东力传动6家公司以A股形式在国内首发上市,舜宇光学、兴业铜业以红筹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宁波韵升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开展再融资。我市企业全年从境内外证券市场募集资金6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大大超过全国52.78%的增长速度。历年累计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20.64亿元,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截至2007年底,我市共有上市公司33家,其中A股26家、境外H股及红筹股公司7家,上市公司家数在全国计划单列市中列第二位,仅次于深圳。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比重逐年上升。经过几年的大力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努力初见成效。目前,我市已有中小板上市公司9家,占辖区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10%提高到2007年末的34.6%。去年发行上市的8家公司,除2家在香港发行上市外,其余全部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特别是去年7月发行上市的宁波银行是我国中小板首只银行股,同时也是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多渠道上市、多元化融资格局已形成。我市企业积极争取境内A股市场发行的同时,主动接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近年来,海天国际、舜宇光学等企业以红筹形式在香港发行上市,中兴精密开创了我市企业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市的先河,我市IT企业东蓝数码有限公司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东海商业软件有限公司成功登陆英国伦敦交易所,成为我市第一家在伦敦交易所AIM市场上市的企业。另有一批企业正积极寻求合适的方式在境外市场发行上市,我市企业已跳出了原来单一的千军万马挤境内市场的模式,实现了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同步拓展。从融资方式看,我市企业在积极开展首发融资和配股的同时,积极拓展定向增发及可转债等融资方式,境内首发融资48.52亿元,占全省的近二分之一。去年,我市有6家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意向,宁波韵升和宁波海运的再融资工作已经完成,大红鹰再融资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
上市后备资源丰富,民企成为上市主力军。目前,在我市33家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的公司为民营控股公司,并且近两年来发行上市的企业基本以民营企业为主。据统计,全市现有通过工商年检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128家,其中200名股东以上的非上市公众公司22家。此外,我市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近300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800多家,这为我市推进企业上市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
机构:看好甬企上市潜力
岁末年初,国内一些知名券商纷纷来甬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我市民企上市。据统计,目前我市集聚了实施企业上市项目业务的国内外证券机构近30家、会计师事务所20多家、律师事务所20多家。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市场大市、对外投资大市,我市经济基础比较好,体制机制比较灵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比较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这些机构云集甬城就是看好我市企业上市融资的潜力。
我市有良好的企业群体。我市以占全省8%的陆域面积和1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的国内生产总值、20%的财政收入。这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群体的强有力支撑和贡献。到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12万家,其中99%是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企业家发挥奋发图强、敢为人先的精神,依托宁波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和港口优势,实现了发展和跨越。企业形态由过去的个体制、家族制逐步转向合资、合作、股份制运作的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块状经济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设备制造、纺织服装、文具模具等众多产业集群,去年全市有103家企业的135种工业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 “宁波制造”远销204个国家和地区,服装、家纺、五金工具、小家电等民营企业参加了世界120多个专业性展览会,在海内外市场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我市还有一大批科技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39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78家,10亿元以上企业12家。这些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上市融资来实现新的提升和发展。
我市有好的上市发展环境。近年来,全市上下越来越重视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特别是1993年我市首家企业成功上市以来,通过一批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摸爬滚打、成功实践,进一步坚定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决心和信心。如雅戈尔公司上市后,通过多次融资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取得了快速发展,公司累计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1.3亿元,总资产从1998年上市前的7亿元发展到去年的329亿元,净资产从2.7亿元发展到152亿元。榜样的力量带动了思想认识的升华,许多企业对上市工作从过去的不了解、不愿意,到逐步认识、理解,再到主动努力,积极争取,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的历程。如今,我市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很高,踊跃开展上市的各项前期工作。今年3月5日,宁波立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发行审核,金田铜业等3家企业的发行申请已报中国证监会,目前全市已列入拟上市培训名单的企业有100多家,其中计划在今年完成上市的有24家。
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锣声一响,黄金万两”。有人生动地形容企业上市后获得的好处。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激发了甬企的上市热情。许多民营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是提升品位、做大“蛋糕”的有效途径。已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行业里的“小型巨人”,竞争力和辐射力强,在行业中领头羊作用突出。去年1月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广博股份就是国内纸制品文具的龙头企业,也是2008年奥运会文具类产品特许生产商;新海股份则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塑料打火机制造企业,曾三次打赢国际反倾销官司,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同时新海还是打火机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4月上市的宁波天邦股份则在国内水产饲料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宁波康强电子是国内最大的塑封引线框架生产基地。
有关专家指出,宁波企业的上市热潮,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旦竞争对手掌握了资本市场这个有力的竞争武器,就可以得到各种优势资源,甚至利用资本背景吞并你的企业。从这个意义来讲,上市是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上市是企业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的重要内容。从企业发展规律来看,资本市场在促进现代西方企业制度形成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资本市场上寻找要素、配置资源、集聚人才,范围更广、效率更高、优势更大。上市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扩展了融资渠道。我市许多企业融资模式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银根一收紧、企业就要“打喷嚏”。从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可以为具备条件的企业多渠道融资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上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环境要素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果企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竞争,拼资源,拼成本,拼人工,企业发展的道路势必越走越窄。我市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总抱怨,一件衬衣赚不了几个钱,还要被扣上搞倾销的帽子,知道这种买卖划不来,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缺乏专利、标准、品牌。企业上市可以筹集到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资金,这是一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不断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捷径。1994年,经过整体改制后的镇海炼化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年后公司又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了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公司把两次募集到的31亿元人民币用于炼油700万吨/年改造和800万吨/年扩建工程。到2000年,公司实际原油加工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国内首家原油实际加工量超千万吨的炼油企业,去年公司实际加工原料油1194万吨。与此同时,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公司目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上市使镇海炼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上市还可以推动企业制度创新。企业上市发展,得到的不仅仅是资金,实现的不单单是资本的市场化,企业上市的过程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的过程。我市很多民营企业都发源于早期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方式。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企业难以上规模、上档次。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内力”难以作为,必须借助“外力”实现突破。企业上市要引进规范化、透明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行制度,对于克服旧的封闭式企业、家族式企业制度的弊端,实现企业大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关专家曾作过研究,当一个企业的资产超过2亿元时,就要考虑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式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企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选择上市,使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机。
政府:扶持上市力度越来越大
去年,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除了资本市场宏观形势向好的因素外,也与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合力推进分不开。2000年,我国股票发行方式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后,地方政府在企业上市工作中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推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滚动操作的梯队培育思路,提出了境内、境外、买壳上市的“三轮驱动”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企业上市从蓄势时期进入一个厚积薄发时期。
营造出良好的上市氛围后,还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早在2002年,市政府就成立了上市工作协调小组,全市11个县(市)区也陆续设立上市办,市县两级上市办的职能就是引导、指导和服务企业上市。引导就是不断发现苗子企业,对发展前景良好,产权关系明确,有潜力的企业加大培养力度,使其尽快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指导就是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难答疑,尽量避免企业走弯路;服务就是帮助企业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协调企业、中介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为提高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我市鄞州、余姚、慈溪等地都在几年前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通过财政扶持、政府奖励、重点支持等方式对拟上市企业进行扶持,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为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去年以来,我市部分县(市)区重新修改制定了企业上市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如慈溪市的新政策不仅规定了改组或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争取上市期间的政策,而且推出了对已上市企业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安排,使鼓励企业上市与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有机衔接,更好地发挥了政策效用。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家提高上市的认识,树立资本经营意识,各县(市)区花大力气,召开座谈会、培训会、现场会,组织企业家考察学习外地上市工作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上市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上市氛围。
上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企业而言,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费时费力,还要付出不小的成本。为此,我市各级各部门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如余姚市对上市后备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对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调查,帮助企业论证上市前期的各项筹备工作。海曙区则将20家企业列入后备库,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分工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服务。如今,我市已形成了丰富的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