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卢磊郭靖实习生余显仲)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于5月1日正式通车,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宁波计划单列全面实施20年来更是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些成就吸引了众多媒体聚焦宁波。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甬分别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经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中央及香港主流媒体采访,畅谈大桥经济和宁波发展。
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对宁波产生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巴音朝鲁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记者联合采访时说,大桥将于5月1日正式通车,这是宁波人民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展示的一项重要建设成果,也是献给北京奥运会的一份厚礼。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不仅是宁波人民的骄傲、浙江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必将载入中华民族桥梁建设的史册。大桥建成通车对宁波、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将带来重大机遇。大桥通车后,宁波将成为海陆交通枢纽,有利于推动杭州湾两端、长三角南北两翼的整体联动发展;大桥通车后,使得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经济圈联系更趋紧密,形成互动发展的“金三角”;大桥通车后,将极大地改变宁波的对外交通格局、产业格局、城市格局和开放格局,对于提升宁波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就宁波如何做好“大桥”文章提问。巴音朝鲁表示,打好“桥牌”,做好“大桥经济”文章,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当前着力谋划的重点。宁波将充分发挥宁波区位、港口、开放、产业的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港口经济、大桥经济、海洋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随着大桥的通车,宁波今后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大港口,围绕省委提出“港航强省”的目标,更大力度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大力推进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的全省港口联盟。二是推进大开放,以大桥通车为契机,积极承接上海在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的辐射和相关产业的转移,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展与长三角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发展大产业,依托大桥南“桥头堡”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四是构筑大都市,放大大桥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功能,在宁波、绍兴、舟山、台州浙东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共同建设都市经济圈,打造长三角“金南翼”。
在回答记者关于宁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哪些方面成就的提问时,巴音朝鲁说,宁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宁波走出了一条快而有序、均衡协调的发展之路,并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宁波的发展实现了“三大跨越”,即港口从内河小港到国际性大港的跨越,城市从沿海商埠小城到现代化港城的跨越、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基本全面小康的跨越。可以说,宁波已经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毛光烈4月8日接受了由香港8家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联合采访。在回答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影响力的提问时,毛光烈说,首先,有利于和上海沟通,促进两地功能互补。宁波可以借助上海丰富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人才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借助上海发达的金融、技术服务业,提升港口、高端经济和临港服务业。同时,宁波和上海产业错位发展,也为上海部分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第二,有利于形成长三角国际城市群。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今后主要城市间的快速客运专线,将强化长三角城市的同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宁波等为重要中心城,共同构成长三角国际城市群。第三,有利于打造亚太国际门户。这个门户将以上海为主,与宁波联合形成,为长三角、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服务。
在回答宁波相比上海有哪些核心竞争力的提问时,毛光烈说,宁波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可以为上海人提供休闲旅游去处。宁波人工、土地等要素成本相对较低,比较适合规模制造业发展。宁波港口有适宜运输煤炭、矿石、石油、木材、粮食等大宗物资的优势。针对《文汇报》记者提出的“怎样看待宁波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问题,毛光烈用“翻天覆地”四个字作了概括。毛光烈说,30年的变化体现在地方生产总值翻5番、财政收入翻7番;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增长快;民营经济、港口、开放型经济发展快;城镇和农村面貌变化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进步大。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伟参加了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