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德国人彼得捐资修建黔西南州一希望小学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4-12 08:19:38

  上个星期,彼得在多丽丝小学落成典礼上,幸福地和孩子们在一起。 (本报通讯员摄)

  照片上的彼得·汉斯丹戴着红领巾满脸笑容,一颗颗小脑袋挤过来,他们要么趴在彼得的肩上,要么滚到了彼得的怀里。彼得说,那种感觉真好,就像新婚那天,全身心浸漫在幸福中。

  这张照片摄于上个星期,是在彼得捐资修建的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的一所希望小学里,那天刚好是学校的落成典礼。

  彼得·汉斯丹,德国人,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他来宁波已有十余年,是北仑一家玩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会简短地说几句中文,还能蹦出几句宁波话。在过去的几年里,彼得把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投到了资助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上。学校是最好的礼物

  怎么会想到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建一所学校呢?彼得回忆,那是2003年,当时他的姑奶奶刚去世。姑奶奶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她带大了彼得一家三代。彼得说,她是一位教人如何有爱心的老师,始终对孩子充满了爱。姑奶奶去世后,他非常希望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以此来怀念她。

  而为孩子做事情,最好的莫过于盖一所学校。 “孩子是未来,是财富,会变成官员、老板,一切都有可能。”彼得说。带着这样的心愿,彼得咨询了相关部门,获知贵州贫困地区需要捐资建学校。2003年,他以姑奶奶名字命名的玛利亚小学在贵州兴仁县建成。孩子们都应有美好未来

  彼得和他的妹妹第一次踏上了贵州的土地。彼得说,那一天,他一整天都在哭,不过那是一种幸福的眼泪。

  贵州之行给了他很多新鲜的感受,见多了上海、北京那么多漂亮的高楼大厦,没有想到那里60个孩子挤在一个小教室里,4个孩子共用一张课桌。

  彼得还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和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在田边,他和妹妹碰见了3个孩子,小姐姐带着两个小弟弟,5个人热情地交谈起来。当那小女孩说起自己和弟弟闹矛盾、吵架时,兄妹俩哈哈大笑,他们就是这么吵着闹着长大的。还有一个女孩请他吃好吃的,就是家里种的红薯,她教他把皮削了,一群人蹲在路边吃得津津有味。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孩子们的生活还是那么鲜艳而生动,他们的笑容幸福而灿烂。 “所以,我们都是一样的,都应该有一样的将来。”彼得感慨道。身边的人一起来助学

  上星期,彼得再一次去贵州,他发现孩子们长高了,长大了。

  这次,彼得还带去了自己的儿子和一些朋友。儿子回来后跟爸爸说,他打算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去帮助这些孩子。彼得让儿子好好想想,要怎么花这些钱,用到哪里去。儿子这些天正在琢磨这事。

  彼得说,捐资助学是个人的私事,他从不向别人宣传这些事情,因为这是在做发自内心想做的事。但还是有很多人因此受到了感染。公司一些员工捐钱购买了很多文具送给孩子们。前两年,公司将原来的旧厂房出售。双方谈判时,就20万元谈了很久。最后,彼得跟对方说,这20万元,你不缺,我也不缺,不如捐到贵州去盖学校。对方欣然应允。

  上星期,又一所名为“多丽丝”的希望小学落成了,同时另有一幢教学楼破土动工。彼得还计划以后在贵州捐资修建职业技术学校,让这些孩子能学会一技之长。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