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海曙法院推出了“帮教基地”制度,帮助和挽救那些被判了缓刑的未成年犯,至今共有13名失足少年通过“帮教基地”开始了新生。但是, “帮教基地”却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
“现在还有20多个未成年缓刑犯需要通过‘帮教基地’度过缓刑考验期,但是‘帮教基地’太少了。”海曙法院刑庭庭长张丹丹说,这一段时间,她和同事们一闲下来,就忙着寻找企业发展“帮教基地”,但是这项工作进展得一直不太理想。
背景:给失足的孩子换个环境
2005年,海曙法院刑庭的法官经过调查发现,未成年缓刑犯再犯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在家中改造。 “这些孩子犯了罪,被法院判处缓刑后又回到了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不可避免要受到人们的非议甚至歧视,很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最终自暴自弃,再次走向犯罪道路。”张丹丹说,他们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椐现有的缓刑帮教体制,创新设计了“帮教基地”制度,让那些被判处缓刑的孩子脱离原来的环境到“帮教基地”一边打工一边改造,让他们摆脱少年犯的心理阴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教基地”的主体是企业,孩子们在打工时既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又能学会一门技术,为以后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效果:失足少年的“精神家园”
4月9日,记者来到海曙法院发展的第一家“帮教基地”———宁波某知名企业,见到了第一个被送进“帮教基地”的未成年缓刑犯小吴。还有几个月,小吴的考验期就要结束了,他现在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他还即将拿到自考的大专文凭。
小吴进企业后,企业负责人孙先生对外宣称这是他介绍进来的人,以免同事们歧视小吴。后来企业又指派了一位大学生专门帮教小吴。孙先生说,小吴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打算以后留用他。
在余姚的一家“帮教基地”里,办公室工作人员小王以前是一名因盗窃被判缓刑的少年犯。在缓刑考验期结束后,他因为表现突出,被企业留了下来,成了一名管理人员。说起这段经历,小王把“帮教基地”形容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困境: “帮教基地”不够多
海曙法院刑庭有关负责人称,3年来,进入“帮教基地”的缓刑少年犯一共有13名,有5名已经缓刑考验期满,现有的8名表现得很好,没有一个再犯的。
随着“帮教基地”的影响日益加大,其发展也开始遭遇瓶颈。海曙法院一共发展了9个“帮教基地”,这与现实中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每年判决的未成年缓刑犯大约有数十名,现在有20多名想进入‘帮教基地’进行改造,但是‘帮教基地’的数量已经跟不上了!”张丹丹说。
据介绍,新发展“帮教基地”成了一件难事。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建立“帮教基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孩子都是“带罪之身”,企业有疑虑,怕惹麻烦;二是因为要替缓刑少年犯保密, “帮教基地”是不能挂牌子的,企业只能当“无名英雄”。
“这些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家长和法院的监护下,只要给失足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他们是能够浪子回头的。”张丹丹说。
呼吁:爱心企业请伸援手
在多天的采访中,记者接触了多名被判了缓刑的少年犯及其家长,他们均表达了愿意到“帮教基地”改造的意愿。 “这些犯了错的孩子需要帮助,给他们机会,也许他们会有另一种人生!”海曙法院刑庭的法官呼吁,有爱心的企业请加入“帮教基地”的行列,给更多的缓刑少年犯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有此意向的企业家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7777777报名。(记者边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