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正
近一段时间,股指大幅下挫,恐慌情绪在蔓延,这就是近期A股市场的写照。但多方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制度建设初见成效,A股市场中的恐慌应该说是非理性的,重塑市场信心,必须要避免这种非理性恐慌的延续。
应该承认,A股市场此番大幅度回调实际上有其内在需求和一定必然性。2006年以来,上证指数最高上涨了5.2倍左右,在技术上有强烈的调整要求。而在股指调整同时,国内遇到投资者担心从紧货币政策会导致宏观经济“硬着陆”,国外又恰逢次贷危机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股市的轮番下跌。内外因素交织,使得近期A股市场近段时间呈现出“跌跌不休”的格局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有充分的数据显示,非理性的恐慌性杀跌在这一过程中也着实扮演了一把“落井下石”的角色。但问题的真实一面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无论是近一段时间领导人的表态,还是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都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目前并没有出现任何衰退性信号,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国经济的战略性空间广阔,更有利于中国消化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第二,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刚刚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证券等金融蓝筹股的今年一季度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已公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的上市公司中,70%以上是预增。虽然像2007年那样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上涨60%的态势或许不会反复出现,但由于大量上市公司在过去两年通过并购重组增强了发展基础,加之中国上市公司多为国内企业的佼佼者和排头兵,所以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多数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是值得期待的。
第三,经过大幅调整,当前A股市场的风险已得到大幅释放。从估值体系上来讲,近期上证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9倍左右,上证50成分股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5倍左右。如果把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考虑进去,成分股平均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与成熟市场相差无几。A股市场无疑已经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
第四,再放眼全球股市,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最坏时期逐渐过去,前期影响A股市场的外围因素或许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毕竟是间接和趋缓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在延续,全球资金在较长时间内仍会加紧对中国资产的追逐。
风物长宜放眼量。辩证法的法则要求必须用系统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A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市场的阶段性被动调整的特征。投资者必须从非理性的恐慌中走出来,通过理性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否则对个人来讲,将失去良好的买点,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则会失去重要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