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江北庄桥袁陈村,一张破铁床上躺着年过花甲的环卫工人沈学尧。4个月前的一个清晨,他在清运垃圾途中遭遇车祸。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市有73名环卫工人在作业时发生交通伤亡事故。
每10天就有1名环卫工人作业时伤亡
沈学尧是安徽颍山县人,2006年跟随邻村老乡来宁波以捡破烂为生。去年夏天,江北区环卫局招收环卫工人,沈学尧被录用了。然而工作不足4个月,他就被车撞倒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沈学尧至今还是时而昏迷时而清醒。
据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统计,过去两年里,我市有73名环卫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交通伤亡事故,其中两人在事故中丧生。也就是说,每10天就有1名环卫工人在作业时发生伤亡事故。过去两年,因环卫工人伤亡带来的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100万元。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公司化的那部分环卫工人。此外还有一些事故被瞒报在基层,未得到统计。”
快车道上清扫垃圾最危险
据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陈文金副处长介绍,环卫工人出事故最多的地方就是快车道。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规定,垃圾停留在地面上的时间超过15分钟,环卫工人会被扣分。但在快车道上作业,环卫工人不能像工程施工人员那样在路面上安放施工标志来提醒过往车辆,所以很多时候环卫工人都是冒险来完成作业任务的。
有少数司机或者乘车的市民会毫无顾忌地往车窗外丢垃圾,这种现象在早上上班的时候最为明显,被丢弃的早点包装袋等垃圾大都落在了快车道上。“如果在扔垃圾的时候,想一想这一扔会给环卫工人带来危险,也许很多人就会将手缩回来了。”陈文金说,“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考虑到,每乱丢一份垃圾,就是给环卫工人制造一次危险,甚至会使他们失去生命。”
此外,机动车在快车道上将环卫工人撞伤究竟是谁的责任,以及赔偿金额如何计算等,都没有统一标准,以致事发之后很难处理。
清晨是事故多发时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环卫工人出事故最多的时段是清晨4点到6点。 “这一时段马路上的车子比较少,但也正因为这样,司机们放松了警惕,开车时毫无顾忌。其实在清晨4点的时候,环卫工人已经上路清扫了。这个时候,垃圾积了一夜,环卫工人的清扫任务最重,他们也会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忽略了身边的车辆。”陈文金说。
另外,清晨4点到6点这个时段光线也较差。光线差,车速快,环卫工人忙,几种因素纠集在一起,造成了这一时段事故多发。陈文金说: “尽管我们的环卫工人都穿上了反光背心,但还是防不胜防。”
在总结环卫工人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时,陈文金还强调了一点, “环卫工人的身体素质不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低、工资低,许多人不愿做,来做的大都是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人,其中一部分是老弱病残。陈文金说: “这些人有的听力不好,有的反应迟钝,在作业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让环卫工人不再受伤
陈文金说,要根本解决环卫工人作业时人身安全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机扫率。以后将不断添置机扫车,达到大部分路面都由机扫车来保洁。但在目前机扫率只能达到43.5%的条件下,还要从岗前、岗中各环节对环卫工人加强管理。 “岗前要做的是让每位环卫工人参加工伤保险,这个目前已经基本普及。同时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主要是让环卫工人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岗中要让环卫工人按照安全规则穿着规范的反光服装进行作业,时刻牢记生命第一、清扫第二。”
外地一些好的做法也是可以借鉴的,如辽宁省沈阳市给一线环卫工人配置带有夜间作业闪烁(红色)信号灯的标志服。陈文金表示,这种做法投入不会太大,效果也不错,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借鉴。有些城市建议环卫工人作业时在路面上安放警示牌,陈文金认为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在环卫工人工作地点集中、工作量大、费时长且交通不甚繁忙的路段才有可行性。
目前,就如何增强环卫工人作业安全性的问题,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可行性的措施。
针对环卫工人事故频发的情况,市交警支队也提醒环卫工人:作业要穿工作服,站位要按规则来,清扫前要环视四周,安全意识时刻牢记,生命第一是根本原则。
图为环卫工人在快车道上清扫垃圾。(记者张全录/文龚国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