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新一轮工业发展路径:创新转型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4-21 06:14:43

  本报记者邓少华 

   

  工业发展放缓迹象明显 

  这是最新出炉的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 

  全市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112.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89%,这意味着工业8个百分点的利润被“吞食”了; 

  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为21.3%,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2.8%,同比下降了4.5个百分点;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了工业发展较明显的放缓迹象。而另一方面,用工成本不断上升、银根持续抽紧、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国际市场及汇率复杂多变、资源要素供应紧张等瓶颈制约却在进一步加剧。 

  这些瓶颈制约的集中显现,导致了一部分低附加值、低端加工生产企业的生存困难,有的甚至被逼到了破产的境地。 

  今后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路在何方?在重重困难面前,不少企业和基层领导干部对如何发展产生了困惑,也成为当前我市工业发展道路上亟待破解的难题。 

  创新转型才能柳暗花明 

  破解工业转型发展难题,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市委书记巴音朝鲁4月17日在工业企业调研时强调,要高扬创新发展大旗,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市长毛光烈近日在破解工业转型发展难题蹲点调研时指出,粗放式发展已是山穷水尽,惟有创新转型方能柳暗花明。 

  一场破解工业转型发展难题的行动———新一轮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正在全市开启大幕。 

  工业一直是我市发展的支柱。2004年,面对当时国家土地和资金的宏观调控形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并出台了“1+7”系列配套文件,实施了“510工程”。这些举措促进了工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了健康较快发展,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405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514亿元,工业增加值由2003年的84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71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从4080家增加到11040家,均实现了翻一番;2007年我市工业税收418亿元,对全市税收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 

  收获的不只是工业规模大了,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升级以后的活力开始显山露水,创新型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上市企业、传统优势科技型企业大批涌现。 

  宁波东海蓝帆科技有限公司,1000平方米的办公房,成立三四年后就在伦敦上市,去年交税2000万元。宁波太阳能电源公司占地123亩,去年亩均增加值95万元,今年可望达到150万元左右,企业种出了“高产田”。宁波达尔轴承公司占地只有45亩,去年亩均增加值达100万元,今年可望达到120万元。而宁波许多企业现在亩均增加值还不到20万元。 

  同样的一块地,同样的政策,同样的市场背景,有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有的企业却面临破产,情况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在于企业驱动力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从传统针织行业转型为针织机械行业的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脑横机现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占国产市场一半的份额,公司2006年产值1亿元,去年产值达3.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8亿元。 

  公司董事长孙平范坦言,如果没有转型发展,今天企业很可能还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转型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转型发展让企业尝到了甜头的例子不胜枚举。宁海日升电器有限公司过去一直生产模塑,2001年转型生产太阳能灯具后,短短五年内,便从一家仅生产单一品种、年产值几百万元的作坊式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可生产500多个品种太阳能灯具的光伏技术企业,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公司总经理林海峰说,公司创立22年,真正快速发展就在最近五年,经验只有一条———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转型发展,也是基层干部抓工业经济的呼声。宁海县梅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仕忠说,现在发展工业企业困难越来越多,工业到底怎么抓,乡镇确实存在一些困惑。 “不过,我们通过前几年对企业技改资金的扶持,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在经营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梅林街道工业经济依然较好,今年一季度增幅达50%。”郑仕忠说。

  “跟工业转型发展快的地方比还有差距,也说明我们的潜力还很大。我们要向好的学,向高的赶,跟快的比。”慈溪周巷镇党委书记岑剑国充满信心地表示。

  园区要种好“高产田”

  北仑小港曾是宁波开发区最早启动区块,当初引进的企业和产业现在大多已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一位曾领导过这个开发区早期开发的老同志公开表示: “你们要改造提升小港区块,不要有顾虑,我不仅不会有想法,相反还会积极支持你们对一些企业进行调整,淘汰那些落后的产业和产品。”小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世业说: “我们天天在谋划对那些‘低产田’进行改造,把空间腾出来,引进新兴产业,在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中带好头。”

  在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中带头,各类开发区(园区)、城市功能区责无旁贷。在前不久举行的现场会上,市领导要求全市28个园区种好“高产田”、建成“优质园”、打出“高新牌”,争当“排头兵”,发展成为高产优质的主产区、创业创新的示范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城区,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基地、创业创新的优质服务基地。慈溪市慈东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潘建平表示,要为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多挑担,这是园区优势所在、任务所在。

  据悉,在新一轮工业发展中,由市经委提出的旨在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企业亩均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加快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构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大批量实用型人才等政策,正在酝酿之中……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