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潘博一
图2:周奥淋
图3:钱力汇
图4:潘瀚垚
上周开始,晚报与市体育局共同寻找2001年7月13日出生的宁波小朋友,他们是“与北京奥运同日生”的孩子,与北京奥运会有缘的孩子。据我们了解,宁波当日出生的孩子应该有百余名,下个月,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即将照亮宁波,我们希望这些孩子中有代表能够和我们一起迎接圣火———以宁波“福娃”的身份。
如果您的孩子就是我们正要寻找的宁波“福娃”,那么请告诉我们。我们的联系方式为:传真87682630;电子邮箱at@cnnb.com.cn;邮寄地址为宁波市灵桥路768号宁波晚报体育部(邮编:315000)。
宁波忙碌迎圣火
奥运圣火,离宁波很近了。5月19日,圣火将在宁波进行传递。为迎接奥运圣火,目前各有关部门都进入了紧张的忙碌状态。
“我们现在每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时间都在准备奥运圣火在宁波的传递,我们体育局全局上下都动员了起来,每个部门的每位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市体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准备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 “大的不说,小的像工作人员、火炬手、记者的吃住行等问题就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打很多电话,落实具体细节问题。此外还要跟电力、通讯、公安等很多部门沟通,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工作要细到什么程度———每名火炬手在什么位置跑几米都要用皮尺详细丈量做好记号。
不止是工作人员,普通宁波市民也逐渐在渐渐浓郁的奥运氛围中关心起火炬宁波传递的信息。有很多读者打电话到本报的热线,询问火炬传递时能否去观看,能否跟火炬手合影留念什么的,“可能一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所以非常想亲历这一刻。”
前不久在奉化举行的首届宁波山地户外挑战赛,参赛队员之一柳琴也是火炬手,很多工作人员和其他参赛队员知道后,都抢着跟她合影留念, “不能当火炬手,能跟火炬手合影也很有意义啊!”
宁波的众位火炬手,对奥运圣火的到来当然更为期待。余姚职成教中心学校的郑凯宏已经在考虑“当跑完我的一棒后,媒体采访时应该怎么说。”有好几位火炬手告诉记者, “家里摆放火炬的位置都已经空出来了!”(李华军)
我是火炬手
张俊杰:“掌管”一线运动员
人物名片
2004年所管女子链球队员取得雅典奥运会入场券;2005年所管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取得了十运会5枚金牌和大连国际马拉松冠军;2006年和2007年为宁波体育代表团参加省运会和六城会作出了贡献。
张俊杰目前是我市体育训练工作大队的科研人员,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对自己所管理的运动员进行机能监测,让运动员科学提高运动能力,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掌握运动员的体能状态,帮助他们恢复体能,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大赛时候。不过张俊杰认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才是真正的一线”,说自己也是“后方人员”。
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的时候,张俊杰就开始“掌管”一线运动员了。 “那时候我还是大学二年级。我的导师是生化专业的博士,导师要对一批国家队选手进行科研监测,我当时就协助老师管理女子链球选手刘瑛慧的状况,后来刘瑛慧取得了第九届全运会亚军和第十届全运会冠军,期间还于2002年打破了亚洲纪录,还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参赛资格。”其实每一名优秀选手都需要科学的手段来了解自己的训练和比赛状况。张俊杰说: “比如像刘翔这样的选手,他背后就有一个团队在帮助他。”
张俊杰2006年来到宁波体育训练工作大队,他现在主要负责田径组的运动科研。最近队伍在位于萧山的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张俊杰也始终跟队“服务”。 “我们必须了解运动员的运动感觉和身体机能变化,掌握他们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在训练、比赛计划方面作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安排。”他说。现在我市体工队有不少优秀选手,其中田径组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李玲已经达到奥运会A标,有望参加北京奥运会。
成为火炬手,张俊杰说这其实是整个体工队的荣誉,只是自己有幸成为了代表而已。 “以后还是希望能多作一点贡献,为宁波选手冲向奥运会出一份力……”(记者戴斌)
钱力汇江东中心小学103班学生
钱力汇的小名就叫“奥奥”,这是爷爷给他取的。 “很巧合,我的这个孙子出生那天刚好北京申奥成功,他是白天出生的,晚上我看了北京申奥成功的电视报道,后来就给他取了这个小名。”钱力汇的爷爷以前是在机关工作的,对各种新闻都比较关注, “我另外一个孙女出生日刚好是‘神舟五号’发射,所以我给她取的小名就是‘飞飞’。”
奥奥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被评为“校园新星”,是班里的副班长、体育课代表、领读员。奥奥的爷爷为了让孙子能够成为“宁波福娃”参加奥运会火炬宁波传递现场的活动,特意两次赶来报社介绍孩子的情况。 “他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是我们家的‘福娃’。”爷爷说。
轮滑、跳绳、陀螺、骑自行车……奥奥会玩的项目不少。记者采访的那天,奥奥在学校里刚刚拿了个第一名。爷爷介绍的时候说是跳绳第一,后来奥奥纠正: “爷爷说错了,是呼拉圈比赛第一。”这是一次年级组比赛,奥奥说自己的成绩是“1分钟摇了202下”,比第二名多32下。
奥奥说很喜欢吉祥物福娃,也想亲眼看一下奥运会火炬的样子。 “我家里有几个福娃造型的香袋,挂在我房间墙壁上。”
潘瀚垚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101班学生
潘瀚垚是班级的体育委员,活泼自信、独立性很强。孩子自己说,虽然上体育课的时候有小皮球可以拍着玩,但是“篮球、足球现在还不怎么喜欢”,他最喜欢的是跑步,因为100米跑“在班级里是并列第一”,另外还喜欢跳远。滑旱冰也是潘瀚垚拿手的游戏项目,他从5岁开始练习,一直没有请老师教过,但是“现在玩得还可以”。
与其他孩子一样,福娃对潘瀚垚来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有一次美术课老师要求大家画个福娃,所以爸爸就为他从电脑里打印了一张福娃的图片,结果这张福娃图片至今还放在书包里。 “不过那次我画的福娃没有贴到班级墙上去,大家画的好像都没贴上去。”不过,现在潘瀚垚还没有真正的吉祥物福娃,有点遗憾,不过等到我们这次活动结束的时候,他肯定可以得到自己的福娃。
潘瀚垚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出生那天,我就在看申奥成功的新闻。”孩子的父亲说,“既然这么巧,这次有机会参与到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去,父母也希望能为孩子争取到这个机会。”
周奥淋下应街道德培小学105班学生
孩子的妈妈说: “当年北京申奥成功,所以在取名时加了个‘奥’字。”
在今年迎三八妇女节东莺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智力竞赛中,有个题目是北京奥运会的口号,结果在场的周奥淋第一个举手,答对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而赢得了一个小“福娃”。记者问她是怎么知道答案的,她说“在电视里面看到过,就记住了”。记者考她福娃的问题,她就一口气报出了5个福娃的名字。
“这孩子太顽皮,性格像个男孩子似的。”妈妈说周奥淋很活泼也很好动, “不过想想孩子比较开朗,胆子也大,这也没什么不好。”去年学校里举行校运动会比赛,周奥淋参加接力项目拿到了第一名。
这次参加我们的寻找“宁波福娃”活动,孩子的妈妈说如果真的能争取到机会让孩子到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现场去,“那一定会成为她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记者问周奥淋是不是想去看看火炬,是不是想得到一套福娃,她很大声地回答: “想!我还想摸一下火炬……”
潘博一江东实验小学105班学生
潘博一是个小小体育迷,对于姚明、刘翔、刘玉栋等早已耳熟能详。这得益于爷爷和父亲两位体育爱好者,他们都喜欢看体育比赛,每当这爷俩边看电视节目边谈论体育明星的时候,小家伙总喜欢问:“他是做什么的呀?”然后爷爷和爸爸就会告诉他:“这个是姚明,个子那么高,是在美国打篮球的中国人……”“这个是刘翔,他比赛的项目叫110米栏,这个项目刘翔全世界跑得最快……”
潘博一的爸爸说,引导孩子在体育方面感兴趣主要还是希望他以后多锻炼,身体能长得棒一些。不过孩子的运动天赋好像也确实不错,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游泳俱乐部的老师选去参加训练了,现在2年多时间下来,每天进行3000-4000米的专业训练,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潘博一都能应付自如。
上周本报刊登了寻找“宁波福娃”活动的消息后,潘博一的爸爸问孩子愿不愿意参加,孩子连声喊“要”,并且一再问:“是不是能看见真的火炬?”潘博一的爸爸也认为,如果能到火炬传递现场参加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身经历和感受一下参与和支持奥运会的气氛,对孩子来说肯定是难忘的,对孩子的成长也必定有好处。“等他长大了,再回头看这段经历,会更有意义。” (记者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