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劳动者之歌: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5-01 01:58:09

  人物名片

  钱建康,1962年出生,现任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党委书记、村联合工会主席。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为民好书记,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见到钱建康时,他正穿着高筒雨鞋走在湿漉漉的田塍上,了解榨菜的收割情况。在村民沈渭新的菜地里,钱建康捧着一大把刚收上来的榨菜疙瘩高兴地对笔者说,今年是菜农最开心的一年,收入会比去年增加一倍多。榨菜大丰收呀!

  在旁的村民纷纷插嘴,不光菜农高兴,谢家路村的村民都很高兴。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1万元,比十年前增长1.5倍。村民过上好日子,钱建康一班人功不可没。从贫困村到富裕村

  10年前,钱建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10年前,他带着全村人开始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起跳。

  谢家路村前不靠山,后不着海,似乎没什么发展优势。但钱建康发现,谢家路村处于周边村的中心,适合办市场。一开始, “以市兴村”的发展思路并未得到群众的支持。有的村民认为村干部想借机为自己捞好处,有的甚至联名上访。

  是原地踏步还是奋发向前?钱建康最后还是拿定了主意:只要出于公心,老百姓得到实惠后总会理解。在集体资金筹措不足的情况下,钱建康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5万元,建起了一个小型商贸市场。

  没想到旗开得胜,市场生意十分红火。这就更加坚定了钱建康一班人的决心,也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后来,村里又投入400万元,建起了综合性市场和商贸一条街,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现在,全村有七成农户从事第三产业。一名当初极力反对办市场的村民深有体会地对他说:“建康书记,要是没有这个市场,我到现在也盖不起楼房。”

  接着,钱建康带领一班人走出第二步:通过土地整理,零星村整治等途径,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后劲。这招还真灵,3300多亩土地经过整治改造后,净增有效耕地面积400多亩,率先成为全市首个市级标准农田建设村。

  钱建康走出的第三步是积极招商引资。他紧紧抓住滨海产业带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优势,建立了谢家路村工业安置点,一家家规模企业像金凤凰飞进了谢家路村的这棵“梧桐树”。

  目前,全村已有企业94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2家,亿元企业3家。去年,全村总产值达22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330多万元。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优秀小康村,省、市新农村建设样板村。5000万元和62件实事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钱建康和他的一班人底气也更足了。这是因为,可以办更多的实事,让村民过得更舒心。

  建起了余姚市首个村级农民文化公园,成立首支村容村貌管理大队,打造全市第一个数字电视村,盖起2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实施了路灯延伸、道路硬化、绿化配套、户厕改造、自来水管道铺设、河道砌石等一系列环境美化工程……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谢家路村已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为村民办了62件实事。

  透过一件件实事工程,我们不难看出钱建康为之付出的大量心血。

  谢家路村有个“村民联系卡”制度,这张小卡年年都会发到村民手中。“你需要村里做点什么?”卡上的话语暖到了村民的心坎上,也拉近了“钱建康们”与群众的距离。

  有村民提出,村富不能忘了困难户。钱建康采纳民意,牵头实施村干部结对帮扶制度。村民蒋来潮因病生活困难,钱建康主动与他结对,为他垫付医药费。待他健康状况有了好转,钱建康又帮他引进适宜的农产品品种,发展效益农业,并为他牵线找到销售渠道。如今,蒋来潮已经丢掉拐杖,干起了农活,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常说:“要是没有建康书记,我早就在黄土底下了。”

  在钱建康的倡导下,谢家路村还建起了“帮困扶贫基金”,开设“爱心超市”,为特困户和外来务工人员雪中送炭。至今,受益村民已超过400人次。村民奕佳敖因病致贫,村爱心基金每年定期对他实施帮扶。虽然,他因动过手术不会说话,却一笔一画地用笔写下了“谢谢共产党”五个大字。

  钱建康带着一班人为民办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多位村民代表联名要求给村干部加薪。这件新鲜事被评为“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要干事更要干净”

  这些年,钱建康为集体事业付出了许多,放弃了不少个人利益,但他无怨无悔。

  他身体不好,但由于工作忙常顾不上看病。有一年夏天,因过度劳累,他突然晕倒在地头。医生让他立即住院,但村里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在这节骨眼上他怎能躺得住?于是,他就在办公室里吃药、挂盐水。村民们看到后心疼地说:“建康书记是阿拉的主心骨,就是为了我们,也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呀!”

  泗门镇是全国榨菜主产区,钱建康从20岁起就做起了榨菜生意,还办了一家加工厂。后来,他又组建了一家建筑工程队,效益不错。但自从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后,他就抽不出时间去经营了。企业一年不如一年,以至后来公司倒闭。以前在他工程队打工的人,如今不少都比他富多了。钱建康坦言: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亏的,但看到更多的群众富起来了,又感到非常欣慰。

  “要当好一名村干部,一要干事,但更要干净。”这是钱建康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在谢家路村,所有的大事都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让村务在阳光下操作。”钱建康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从工程建设项目,到村民建房安排,直至宅基地审批等,无一例外地公开运作,并在村里编印的《阳光月刊》上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这样的领导班子我们信得过。”每年的民主测评中,群众的满意率都在98%以上。

  结束采访时,谢家路村当天正在选举的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有了结果,其中村委会班子成员平均以94.3%的高票当选,经济合作社班子成员以98.12%的高票当选。作为再次当选为经济合作社社长的钱建康感到十分欣慰。钱建康感言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并不好当,吃尽千辛万苦,有时还受人误解。但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带着村民一心一意奔小康,再苦也是甜的。


 

  

   



  钱建康在村民沈渭新榨菜田里,了解今年榨菜销路和行情。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