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流拍”屡见不鲜土地市场“拐点”已现
稿源: 第一财经日报  | 2008-05-09 09:46:55

  张艳红

  当很多来自二线城市的地方官员满怀希望地向深圳开发商推荐其所在城市的土地储备之时,全国各地土地频繁“流拍”的现象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相当的压力。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土地“流标”、“流拍”的声音不绝于耳,且大量土地以底价成交。去年火热无比的土地市场,仿佛瞬间成为“弃儿”,尽管廉价也乏人问津。

  也许有的地方官员还沉浸在去年土地市场的狂热行情中,对未来的地价与成交量充满良好预期,千方百计加大土地储备,打算在今年实现跨越式的土地收益。但是目前开发商的谨慎和“不配合”,无疑给这些地方官员泼了一盆冷水。

  从年初至今,多数开发商连一块地都没有购置。和购房者一样,开发商也陷入观望。如果看看去年开发商在下半年地价高点时在各地拿的“地王”,不难发现,目前这些开发商为去年的“疯狂”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福州融信地产宁愿损失7000万元保证金,也要将去年高价获取的土地退掉,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消化不良”。

  显然,目前土地市场的冷清状况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除了楼市前景不明朗之外,内地开发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畸高的开发模式,令其在从紧货币政策下,资金链明显绷紧。对于一些开发商而言,目前紧要任务是消化现有项目,回笼资金,而非在土地市场上一掷千金。

  如果之前积聚的土地泡沫破裂,将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首先,频繁的“流拍”会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让观望气氛加重;其次,政府土地出让计划都是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制定的,卖不出地无疑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不推地可能会导致未来两三年后楼市供应紧缺,供不应求必定导致市场发生混乱。

  鉴于目前市场的形势,一些城市土地交易中心的官员深感忧虑。因为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在他们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如何卖几个项目,以及收回可观的地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楼市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平稳发展。

  这半年土地市场的演绎无疑给开发商和地方官员上了生动一课,如果能以此为鉴,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也许并不遥远。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