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产业为何能保障中国食用油
战略安全
我国与南美皆为花生原产地,花生俗称“长生果”,有极高营养价值,属可再生固氮豆科作物,耐贫瘠和干旱,对土地和水分等条件要求低,广泛生长于长江以北、黄淮海流域至我国西部新疆,我国花生过去多用于零食和出口,近十年因鲁花等花生油龙头企业产业化带动,年产量已达1500万吨,与国产大豆、菜籽产量已基本持平,并呈逐年增长态势,花生油已成为中国三大食用油品牌之一,并因非转基因原料和压榨工艺深受消费者欢迎。另外,花生在国际上种植很少,不易受国际价格市场波动。
花生产业可极大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主要依据是:
1、花生亩产量最高
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亩产250公斤左右,葵花亩产200公斤左右,菜籽亩产150公斤左右,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花生亩产值是大豆的一倍以上。适应大豆种植的土地大多也适应种植花生,如种花生可减少一半以上大豆进口。
2、花生出油率高
在我国油料作物中,葵花出油率在51%-54%,花生出油率在45%左右,菜籽出油率在32%-38%,国产大豆出油率18%左右,国外大豆出油率在22%左右,花生的出油率仅次于葵花油,是国外大豆的一倍以上。
从上表可知,我国花生亩产量、产油值与创造经济价值各项指标皆是最高的,产油值是大豆的7.8倍以上。
3、花生油品质高、用油省、更健康
国产花生为非转基因原料,如鲁花独创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实现了科技进步五大创新:生产中避免了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解决了花生和葵花“自然生香和留香”,解决了成品油中酸价超标,保存了食用油中天然营养成分,基本根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突破了花生油产业化瓶颈,并提高了花生油的品质,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等13种微量元素和20多种矿物元素,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食用油“色香味”的感官要求,也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要求。调和油经过“六脱”后透明、稀薄、香味弱、用油量大,而花生油品质高、用油少,在同等情况下近乎调和油的一半。降低一半用量等于多提供一倍供油。如果我们把大豆品质指数定为1,花生品质指数定为2,按上述亩产值、经济价值换算,我国同样928万公顷的花生种植面积是大豆产油值的5.1倍、经济价值的7.8倍,等于减少了大豆762万公顷种植面积,多产出5.1倍即780万吨食用油,此与我国进口食用原油800万吨基本相当。即使一半用于榨油也可大大缓解我国进口原料和原油的依存度。
4、花生种植不与粮食争耕地,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
花生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又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种植花生可使我国大量贫瘠耐旱沙化非耕地得到有效使用,并可起到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作用;花生种植效益仅次于棉花,是大豆的5.1倍;花生非浸出压榨工艺不需消耗溶剂油(六号轻汽油)也不产生正已烷。花生主要产地黄淮海直至西部,对提高国土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环保、提高农民收入、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皆有重大意义。
以鲁花为例,作为目前是我国花生产业的领导品牌与龙头企业,鲁花近年在山东菏泽、河南周口、湖北襄阳、内蒙的巴彦淖尔广建工厂,为花生产业化和支持“三农”与西部开发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亲自视察,回良玉副总理两次视察,给予鲁花花生产业极高的评价。
国家政策如何扶持花生产业的
规模化经营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特别加强粮食、食用油和肉类的政策支持,并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国家扶持发展花生产业完全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不仅对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对粮食总体需求平衡和提高生猪饲料供应也有积极作用。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出:“要强化和完善农业政策支持。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今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根据情况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花生产业基本是走一条发展新路,从未享受粮食、大豆、菜籽等国家政策支持。上述政策如适用于花生产业将极大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热情,并对我国花生产业规模化经营起到关键作用。
——花生种植面积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保险补贴。这可直接降低花生种植与收购成本及种植风险,并促进贫瘠沙化土地开发利用规模与力度。目前花生种植面积有限,国家补贴总额不高,但这是国家重视花生产业的一个积极信号,意义深远重大。
——良种补贴支持。虽然花生亩产量、出油率较高,但良种一直未能系统培育,存在老化风险。我国油菜生产历经3次大跨越皆得益于国家良种培育,从第一次物种的更新到80年代末栽培技术高产品种代替低产品种到90年代末提高单品种质量,油菜籽从亩产3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由4100万亩提高到1.1亿亩,总产增加17.5倍。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对花生良种补贴同样应提到战略高度,应予长期政策支持和重点规划。
——资金和生产设备贷款额度支持。国际垄断巨头主要依据资本和加工能力的优势扩张,国内企业没有国家资金支持将很难抗衡并最终将被外资不断收编,国家不仅应加强对花生龙头企业的资金和生产设备贷款额度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应有意收编一批生产企业“国有化”或“国有控股”,并对国际垄断巨头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渗透、扩张。
——二级战略储备支持。我国食用油战略储备极低,同时食用油因保鲜抗氧化要求难以储备,可采取市场化贷款贴息支持方式,让国内食用油龙头企业扩大储备规模,通过与生产企业协约储备方式始终保持基本战略储备用油需求,并可做到不断更新保鲜和企业责任管理,一举多得。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出“要加快健全储备体系,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的方式”。食用油二级战略储备是健全完善储备体系和新的储备调节方式,应予支持尝试。
——建立花生核心产区。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花生在我国所有粮食作物中,经济价值最高,应从粮食战略工程出发,扩大或优化种植结构,在我国山东半岛、黄淮海等半丘陵、半沙化地带建立花生核心产区。国际粮油涨价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象花生这样高产值、高出油率、高经济价值品种,建立核心产区或扩大种植,同样可一举多得。
战略决定未来,政策决定方向。据业内人士介绍,2008年中国食用油市场形势将更为严峻。我国花生产业龙头企业的实践已表明,花生产业可极大提高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但前提是,花生产业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这不仅需要市场化的手段,也需要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