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明清海防遗存现状让专家忧心忡忡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05-23 13:38:09

N19523C_1.jpg

  图:保存相对完好的象山金鸡山烽火台。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汇集了市文保所专家一年多实地调查成果的 《宁波明清海防遗存保存现状》编撰整理完成。在这份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而写作的报告中,专家们对宁波自明代以来的海防遗存 “家底”作了系统的全面勾勒,同时也对明代海防遗存正在消失感到忧心忡忡,“再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这些东西过不了多久也许就没了。”

  “宁波地区建造大规模的海防遗存,是从明代开始的。”昨天,一名全程参与报告撰写的文保专家告诉记者,他们查证史料后发现,宁波从明代开始就建造起了完整的海防体系,历史上曾经有卫城4座,所城8座,巡检司、烽火台的数量在最多时分别达19处和107处(不含当时所属的部分绍兴、舟山地区),内陆关隘山寨30余处,另有瞭望台数座。“今日一些繁华的城镇,如慈溪观海卫、龙山,象山石浦、爵溪等,在明代都是海防要塞,当时它们是卫或者所。”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

  斗转星移,如今的宁波依然保留了众多的明代海防遗存,由卫、所、巡检司、寨、关隘、烽堠和瞭望台构成的明代海防体系依然完整,为研究明代军事体系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比如,上述这些曾经是卫和所的城镇,尽管已经难觅大面积的城墙遗址和地面军事、民居等建筑,但它们基本的街巷格局与道路走向仍在延用明代建卫、所时的痕迹,而且房子的朝向与位置也和当时的城池布局相符合。

  但专家们在实地考察中也发现,相比于以镇海口为代表的清代海防遗存,为数众多的明代海防遗存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有些正在遭受破坏。比如,那些由街巷和道路构成的城市“肌理”,正随着城市的兴建而逐步失去它们提示历史的作用。 “爵溪所城是目前发现的明代所城里保存基本完好的典范,但我们也发现,有一处新建的高大建筑离所城城墙最多只有1米的距离。”

  有些海防遗存则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100多个烽火台的现状就是如此。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除了少数由明代延用到清代且地势较高的保存相对完好外,其他明代烽堠不是已经消失了,就是成了一个土堆或乱石堆。 “慈溪文物部门曾在1982年对慈溪境内的烽火台作过一次全面调查,当时基本能够辨认出来的有10处,但去年我们再去实地考察时,只剩下1处了!”这位专家认为, “虽然有风化等自然因素的原因,但人为破坏是主要原因”。

  “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海防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名专家不无忧心地告诉记者,“如果它们真的消失了,那无疑是莫大的损失。” (记者 梅子满)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