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通讯员魏光华)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5日1日己通车,将宁波纳入了长三角经济3小时经济圈,强化了宁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地位。而大桥最受益的慈溪一跃成为沪、杭、甬经济区域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区位优势凸显,城市化迎来了一个提升发展的崭新时代。在这种大背景条件下,慈溪城市供水主动接轨大桥经济,为经济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这几年,受大桥经济的牵动,慈溪市从推进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变,以布局优化和功能创新为着力点,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步伐,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品位,并逐步由“强县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而慈溪是宁波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人均水占有量仅460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桥经济的发展,慈溪的杭州湾新区己成为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根据规划,新区开发建设将分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区块。西部为城市综合配套区;中部为工业区块;东部为预留发展区块。总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4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聚集50余万人口,成为宁波市北部经济中心。目前,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己达36亿,核心区“九纵一横”基本形成,达到了“九通一平”标准,并己有260多家企业进驻。慈溪市供水部门前瞻性、跨越式的发展城市供水,“外引内治”兴建扩建了七里浦引水、四灶浦引水、下姚江引水工程和西城、新城、白沙、鸣山四个水厂。
去年9月省内首个跨地区引水工程——慈溪汤浦水库引水工程竣工通水,配套工程——供水能力20万吨/日的城北水厂随及建成投产,达到了日制水31万吨的能力。同时,实施了城区供水环网工程、梅湖水库向中部地区供水工程和中西部农村二次改水工程、中部四镇供水专线工程以及东部“三库联调”应急工程,整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按照“大桥经济”兴起后用水量10%—20%的递增速度的需要,眼下又制定了“西水东输”、“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规划,将实施中横线骨干管道工程、慈东工业园区供水联调工程和城区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充分开发、利用邵岙水库、梅湖水库、上林湖水库、梁辉水库、四灶浦水库、杜湖水库、凤浦湖水库和汤浦水库、曹娥江、姚江引水工程的原水,以确保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用水。
据介绍,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该工程引水规模设计标准按生活及重要工业用水保证率95%、一般工业及农业用水保证率90%概率确定,最大引水能力为35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量达2.4亿方,总投资45362万元。整个工程分为上虞段、余姚段和慈溪段三部分。目前,该工程一期已完成,其他辅助工程也正紧锣密鼓进行。汤浦水库引水工程水源位于上虞市汤浦镇的汤浦水库,工程输水管线途经上虞、余姚、慈溪三市,总投资额7.82亿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慈溪城北水厂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0万吨;这项工程已于去年9月21日建成投产。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是宁波市利用世行贷款水环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服务年限2010年,总投资约11.3亿元,建设内容为市域污水收集、输送、集中处理与排放系统工程。市域污水治理工程计划分五年实施,2005年启动,2009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全市工业100%的污水、各镇建成区60%的污水、中心城区80%的污水将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河道的水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用政策和价格引导企业重视中水利用。同时,处理后的污水将进入工程湿地,在湿地中自然净化后,可成为三类地表水,再回流到内河中,作为景观、农业灌溉等用水,可以有效缓解慈溪的缺水状况。
据估计,建成后占地约88.33公顷的工程湿地可回用60%~70%的废水,相当于一个大型水库。另据了解,在杭州湾大桥开工前,慈溪市自来水总公司就铺设了大桥建设供水专线,向工地输送了百余万吨清澈的自来水,保证了大桥的质量加进度。同时,更有意义的是这座36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上根据设计预铺了输水管道,为今后跨省份、跨区域供水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