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特派记者杨继学)在经历了第一天白天的顺利后,晚上车队在吕望村集合时,遇到了第一个麻烦:两辆汽车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故障,从而使断后车队在夜里11点半才到达集合地。不过,车队克服困难,在经过短暂休息后,昨天白天行进16个小时左右,于今晨抵达陕西秦岭服务区,行程达1000公里。
驱车30公里买配件
蒙城的暴雨给车队带来了麻烦,行进途中,5号车黄新军师傅突然向车队报告: “雨刮器电机烧掉,汽车寸步难行!”
接到报告后,车队队长徐天云很是焦急,为保障安全,他让黄师傅在紧急停车带稍候,待雨停后缓慢下高速,就近在出口处等候。同时,徐天云带着断后车冒雨赶往30公里外的蒙城县城,在人生地不熟的蒙城到处寻找汽车配件店。
由于雨大,县城里很多店歇业,大约花了1小时,他们才买到雨刮器电机,然后又急忙往回赶。来到5号车等候的位置时,雨又大起来。
“出门的时候,宁波天气那么好,我们没有想到带雨衣。”断后车上的工作人员竺进军二话不说冲进雨里帮助黄师傅安装新的雨刮器电机。虽说整个安装过程只有短短10分钟,但竺进军还是浑身湿透,整个人仿佛刚从河里爬上来一样。
“不要着凉了。”竺进军回到车内后,徐天云赶紧让他换上衣服,但竺进军没有带更多的鞋,只好光着脚坐在车里。
挤在车里睡了4小时
如此一折腾,断后车带着5号车到达吕望服务区时,已经是夜里11点30分,而服务区晚上9点30分就下班了。没有办法,断后车上的所有人员只好与5号车司机一道匆匆忙忙泡了几盒方便面充饥。而此时,先期到达吕望的部分车辆已经赶往85公里外的三角元服务区休息。
15分钟后,正当吃完方便面的后续部队也准备赶往三角元服务区与大部队汇合时,突然接到前方打来的电话:“这里车辆已经停不下了,你们就在吕望休息吧。”
吕望服务区比较小,设施不完善,没有供司机住宿的地方,大家只好在车上睡觉。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先导车转到了断后车上(先导车是“现代”,位置小,断后车是“瑞风”商务车,空间相对大)。我们睡觉的地方是这样安排的:徐天云和司机苏建儿分别睡在正副驾驶位上,竺进军睡在第二排,正副驾驶位的座椅放下后,第二排的位置就很狭窄了。
他们对我比较照顾,把最好的位置给了我:不仅可以横躺着,位置也相对宽敞。
或许是因为一天开车坐车实在太累了,在这不舒适的“床”上,一车人都居然睡得很安稳,甚至鼾声四起。早上4点,徐天云第一个起床将大家叫起,重新上路。匆匆忙忙洗漱之后,车队向西追赶先头部队,而这时服务区仍是黑灯瞎火。
在汝阳修车一个多小时
虽然断后车是26日才上牌的,开起来速度快,但徐天云总是叮嘱司机苏建儿: “慢慢开,我们一定要在车队的最后。”他告诉我,车队的14号车变速箱有点问题,司机不敢开快,速度只有每小时70公里左右,“如果我们一下子开到前面去了,万一这辆车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又不在现场,司机就会很无助,我们就失职了。我们跟在他后面,司机就会安心得多。所以,我们宁可慢。”
事实证明这是对的。在经过河南汝阳服务区的时候,14号车拐了进去,司机王永沛匍匐在车头底下鼓捣起来。原来,他听见发动机有异响,而且有点漏油现象。在竺进军的帮助下,王永沛与13号车的司机一道花了一个多小时将故障排除,重新上路。
在到达三门峡服务区时,5号车又出现异常,水箱发热,爬坡爬不动。断后车于是引导车辆进入服务区,一直陪着司机在那里处理,直到问题彻底解决。随行的车队维修工杨师傅说: “幸好徐队长跟着我们,不然我们肯定会着急,一着急这些小毛病就顾不上了,到时候可能酿成大毛病。”
读者祝福很温暖
21辆车30多个人长途奔往灾区,大家并没有觉得孤单,因为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市民的关心常伴左右。
昨天,一名读者给我发来短信: “真诚地祝愿你们一路顺风!四川人民感谢你们!剑阁人民感谢你们!”另一名读者的短信也充满诚意: “请代我向车队的同志问好!祝他们顺利,愿他们保重身体!”一名去过剑阁的司机则打来电话,善意地告诉车队是否应该走另一条行车路线。
当徐天云把市民的关心转达给车队其他同志的时候,所有成员都感到很振奋。徐天云说:“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有了家乡父老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按时把救灾物资运抵目的地了。”
进入河南境内特别是到达渑池以后,一路上救灾车辆渐渐多了起来,有的挂着标语,有的没有,我稍稍留意了一下,一天之内看到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安徽、江苏、吉林等多个地方的车辆,虽然看不见具体的物资,但都是装得满满当当的。
特别让人赶到温馨的是,进入三门峡市区后,一路上有不少抗震救灾的标语,甚至高速路旁也有:“向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学习致敬!”
就在我写稿的时候,车队的先头部队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抵达西安良田服务区,这是一个专门为救灾车辆设立的临时服务区,其他社会车辆不能进入。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山区路段,徐天云决定所有车队成员在良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