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近日拟以市价打3.6折的价格增持建设银行股份,再度引发舆论关注。这个低价在3年前双方洽商入股时即大致确定。以今天的眼光看,不仅是建行,工行和中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三四年前吸引外资入股时,其价格均低得有些不可思议。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只剩下农业银行尚未引入外资,兄弟银行的前车之鉴值得其借鉴。
有学者曾评论称,三四年前中资银行的基本面非常糟糕,当时有外资愿意入股已属万幸。的确,当时国内外唱空中国银行业的声音此起彼伏,诸如不良资产包袱沉重、管理效率低下和制度落后等,均被认为是沉疴痼疾。于是,外资要求低价入股以弥补这些大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失。然而,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上市后,业绩频传佳音,股价翻倍地攀升,这些沉疴痼疾似乎都不算问题了。
国有商业银行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说法很难令人信服。最有可能的是,三四年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被严重地低估,在人云亦云的唱空声中,外资机构买了个好价钱。平心而论,在整个市场都唱空的大背景下,当时即使中方没有迷失自我,主观上想卖个高价,恐怕也难以找到买家。
如今,轮到农行改制、引资和上市,不良资产包袱等问题再度成为唱空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基本面不佳,舆论对于农行引入外资的看法不甚乐观。
不过,回顾工、中、建等银行的前车之鉴,农行对于自身的价值应有全面的认识。虽然历史包袱沉重,但农行新增贷款的不良率正在降低,同时经营业绩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农行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去年实现税前利润325.61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经营利润961.32亿元,同比增长65.3%。可以说,农行各方面的经营指标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发展潜力已经显现。
此外,工、中、建等银行已经显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价值,而农行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的外资“处女地”,具备资源的稀缺性,理应在谈判桌上谈个好价钱,不再留下低估自身价值的“贱卖”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