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A股上市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受到它广大投资者的注意。在这次会议上,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宣布辞去总裁职务,仍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一职由执行董事周吉平接任,并兼任副董事长。
当天同时宣布的,还有其他几位高层的任命通知。根据新任总裁周吉平的提名,增聘赵政璋为公司副总裁,王道富为总地质师,黄维和为总工程师。
"按照惯例,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总裁职务通常由中国石油集团'二把手'担任。蒋洁敏是中国石油集团的总经理,周吉平是集团的副总经理,这种高层变动属于公司正常人事调整,此事早在意料之中。"一位石油行业专家称。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石油回归A股半年多来,股价一路跳水,在广大股民被中国石油股价套牢的敏感期,公司进行高层人事变动,两者之间应该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升迁源自实力无论此次的人事变动是按部就班、顺理成章,还是如有些人分析的是为了给几乎失去耐心了的中小投资者一针镇定剂,作为主角之一的周吉平无疑将备受关注。
周吉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物探专业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构造专业,是一位对陆上、海洋石油勘探都非常了解的全能型专家。而他曾就读的华东石油学院的石油勘探系,被业内公认为是培养石油勘探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这里既有大家熟知的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也有石油石化集团的高层领导周原、王宜林、徐文荣等一大批知名人士。
据了解,中国石油绝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在业内从业超过二十五年,而周吉平则是一位拥有近40年石油行业工作经验的老石油人。
对于现年55岁的周吉平来说,中国石油的海外油气勘探管理业务是他的专长。早从1996年11月起,周吉平就担任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兼任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12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从2001年8月开始,担任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依然负责海外事务。多年以来,他一直跟随时任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吴耀文在海外"东征西讨"。
据熟悉中国石油发展历史的人介绍,中国石油的国际业务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点是抓住了1996年底和1997年的机会,在国际上拿到了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的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和执行者主要就是周吉平。"一位熟悉周吉平的人士说。
周吉平多年的努力很快被认可。2004年1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同事被任命为副总经理的还有段文德和王宜林。据称,周的上任是其中最不具悬念的,作为副总,他仍然分管着国际业务。
身负重重使命作为中国石油行业的第一巨头,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回归A股当天的股价以,每股48.6元高开,总市值达到1.1万亿美元。然而接下来,其股价却一直"跌跌不休",被称为"最大的圈钱股"。
虽然在200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345.74亿元,但其股价曾一度跌破发行价,股民怨气冲天,投资者开始质疑中国石油的生命线--业绩和赢利能力。
为了安抚被套牢的散户,在2008年5月5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回归A股后的首次股东大会上,蒋洁敏神色凝重地表示:"深度套牢的是散户和小股民,我深感对不起大家,但请相信,我们会以业绩和其他方式对小股东进行报答。"
然而,2008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大盘整体下滑,蒋洁敏似乎也无力回天。
蒋洁敏辞职,周吉平继任,能否在某种程度上缓和股民的情绪,尚未可知。但不管怎样,如何消除那些牢牢被套的股民的怨气,将成为周吉平身上的一个重担。
"除了以业绩来报答大家,其中所说的其他方式,从上市公司的习惯方式来看,应该是指分红和送股。这表明公司管理层将提高公司业绩,以回报投资者。"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表示。
这一切,都将与其新掌门人周吉平息息相关。
业内人士表示:"任何新上市的公司,都不应该长期套牢中小投资者,特别是国企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如果对广大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就会威胁到管理层的'乌纱帽'。中国石油现在仍然套牢了它的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在几年内无法解套,相信再召开股东大会时,不仅是蒋洁敏,还有周吉平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深度套牢者,反而可以看到希望。深度套牢投资者的问题,造成了较大程度的不良影响,必须解决,而且一定会解决-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不会太快。
对于周吉平来说,还有两项业务是其不得不花费精力的重点,即如何实现旗下炼油板块的扩张和如何实现天然气管输业务的市场份额最大化。
目前中国石油旗下炼厂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装置配套程度较低的问题,虽经过10年扩能改造,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距离;此外在中央政府提出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指向后,中国石油一直期望能依托遍布全国的天然气管网获取国内最大市场份额。
因此,周吉平接任总裁后,还要为这两个业务板块费心费力。
加速海外扩张中国石油2007年集团工作会议以及2008年未来工作重点中,已经曝光了其打造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蓝图:2015年达到营业总收入2万亿元,销售利润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保持在12%以上;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将中国石油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营业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可以说,蒋洁敏为这个国际能源公司制定了经济总量、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发展方式、机制和企业软实力等诸多方面的具体目标。
应该说,中国石油的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了。但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却是在蒋的倡导下,于2006年在中国石油集团工作会议上作为重点来确定的。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石油集团将其发展战略调整为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
正是基于中国石油前十余年在海外业务拓展上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中国石油成为国内几大石油公司进军海外的领军人物。上一任总裁蒋洁敏,在这个总体思路下已经不断寻找新的海外发展机会。
再加上目前国内主力油田大多已过开采高峰期,中国石油在海外石油资产投资领域能有所突破则是最好的选择。
"而周吉平此时正是最好的人选。"中国石油集团一位领导告诉记者。2006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被认为是石油行业规模扩张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具备有相当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经验的公司领导人,以带领企业完成国际化较量。
能源专家分析,正是因为周吉平拥有长期的国际勘探管理经验,他的继任将有助于中国石油完成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
"1993年中央明确提出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因此,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实际上是从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1988年到1996年在任)那一代开始的。当时的实施者是副总经理吴耀文,而实际上,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的具体事情几乎都是周吉平在做,不过当时都是一些小项目,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阶段。"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自1996年11月起,周吉平担任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就是由他主要负责的。此后,他还兼任中国石油旗下主要负责俄罗斯业务的中国华铭公司的董事长。
1997年,在周吉平的率领下,中国石油在海外项目的勘探开发上成果显著。
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周吉平曾提到:"1997年11月,我去拜访雪佛龙公司。雪佛龙公司副总裁、海外公司总裁马斯格(音译),在我一进门时就问了我一句话:'周先生,您知道1997年世界石油界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当时真给我问住了,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他说:'就是你CNPC进入国际市场,号称是一匹黑马杀入国际市场。'"
"1996年至2003年,周吉平具体负责中国石油的海外扩张工作,此后也是中国石油海外投资并购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这些经历使他成为国内石油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海外投资决策的高级管理人员。"一位了解周吉平的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中国石油的海外发展战略,周吉平曾总结:"我们的海外发展战略分三步。第一步是从1993年到199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小项目,诸如秘鲁6区7区、加拿大项目、巴博亚勘探项目、泰国邦亚项目、苏丹6区项目等,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想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第二步是1996年11月29日,以苏丹1/2/4项目中标为标志,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想获得有一定规模的资源,要上产量,要搞出一定的效益,为进一步的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步,2000年以后,我们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要进行开展比较大规模的勘探项目。"
显然,目前正处于中国石油海外发展战略的第三阶段,"随着国内上产难度的加大,如何利用国际市场进行比较大规模的勘探项目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不仅是中国石油也是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周吉平将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上述了解周吉平的业内人士表示。
可以说,周吉平此次再被提拔的原因,也正是基于其丰富的国际业务管理经验。他上任后,必将进一步拓展其全球业务,而这也是中国石油下一步要打造国际能源公司的核心任务之一。
打造新管理团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公开表示,要在几年内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
在业内看来,石油石化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人才来担此重任。
"此次中国石油高层领导的安排,显然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一位石油石化行业资深人士这样说,"对于中国石油决策层来说,如何在高油价背景下保障国内石油战略安全,与迅速把企业做强同样重要,这不但需要其决策层具有精深的专业背景,更需要其决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对于此次周吉平的任命,有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石油打造实力型管理团队搭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周吉平的提名,在这个团队中,还有以下几位有实力的高管被提升。
现年51岁的赵政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近25年的工作经验。从华北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到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经理,在勘探与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他具有很强的业务水平,是从勘探开采一线一步步干上来的,拥有丰富的经验。而拥有在一线的工作经历,这点对于央企领导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位熟悉赵政璋的人士说。
刚满50岁的黄维和,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院长,局长助理兼管道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管道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总经理等职,2006年2月起任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业内人士预测,赵政璋将可能成为周吉平在海外扩张战略上的得力战将,而黄维和因为在天然气管道领域的专业特点,为周吉平今后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输业务的市场份额最大化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新补充的领导外,在中国石油的新管理团队中保留了上一届班子中有实力的人士。对于这个新的管理团队,专家评价道:"从人员年龄层次来看,重新调配后的人员数量和年龄结构,显然已经形成适合目前工作量的老中青结合的梯形结构,其中中青年管理者居多;而从产业链来看,公司现任领导团队里,专业于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人数居多,而精通中下游领域的领导偏少,这也是与中国石油对勘探开发业务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中国石油石化记者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