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一年一度。
今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看来,这表明政府和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乌丙安呼吁重视端午节
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的乌丙安,是我国民俗学领域 “重量级”人物。他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有着特殊感情。
记者曾多次采访乌丙安,发现他对每个民族传统节日都有较全面的了解。比如,有多少民族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哪些 “版本”,各民族过这个节日的不同风俗等,他皆能娓娓道来。
乌丙安生怕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淡忘,或被商品经济大潮冲走,不辞辛劳,奔走呼吁。2004年,他给文化部门建议,加快对传统节日 “申遗”和保护工作步伐。
他说,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长城、故宫、黄山等,皆是有形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传播,有共赏性和共享性,可以复制,也可以本土化。比如,我国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 “木卡姆”,在伊拉克和阿塞拜疆也流传;皮影戏,中国有,印度尼西亚也有。又如,韩国人承认他们的 “端午江陵祭”是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进的,但在历史长河中,已糅进了大韩民族的文化元素,而且,在1967年就成为国家级 “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
乌丙安和其他专家学者的建议,社会给予普遍支持。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端午节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汩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春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同时入选。此后,国务院决定,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不能成为 “粽子节”
在一些年轻人心目中,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仅此而已。
乌丙安说,如果把传统节日 “矮化”成一种饮食文化,那太肤浅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以端午节为例,古人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端午节的来历有上百种说法,但汉族流传最广泛的分别是祭屈原、祭伍子胥、纪念越王勾践和纪念孝女曹娥4种版本,前一种为 “全国普及版”,后3种算是江浙地区的 “地方版”。
乌丙安告诉记者,端午节的诸多人文内容,实际上是后人加载的,而本源的端午节应当是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赛龙舟,用五彩丝缠手足腕,用楝叶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人身发辫上以及门外屋内各处悬挂艾叶、香包,墙上张挂钟馗画像或避邪符印等,凡此种种,皆和防疫健身有关。
为什么古人选择农历五月初五防疫健身?乌丙安解释,这是由于芒种过后,天气开始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古书 《夏小正》载: “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不但汉族在酷暑之前,要进行这次大规模的防疫祛病活动,许多少数民族也如此。四川小凉山彝族过端午节,人们纷纷进山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茁壮成长。
乌丙安认为,应当恢复端午节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本来含义,抢救并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具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而是说应当在继承全民共有共享的端午节民俗传统的同时,过好各具特色的地区性端午节。
让年轻人喜欢传统节日
乌丙安告诉记者,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民族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而且各具特色。
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也过端午节。乌丙安曾考察过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
他认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关键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来传承文化遗产,要让年轻一代喜欢民族传统节日。
韩国的 “端午江陵祭”之所以吸引国内外许多人观光,是因为它年年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庆典艺术活动。巴西的狂欢节在世界上很有名,届时各个桑巴舞学校都搞巡游比赛,还有造型各异的花车游行,热闹非凡。
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缺活动平台。比如,端午节受条件限制,一些地方不搞龙舟竞赛。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不会有很大吸引力。传统节日假如吃元宵、粽子,就“应景”了事,那会使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趋淡,甚或渐渐消失。
乌丙安认为,政府应在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 (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6月8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专家称,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春节、端午和中秋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虽然叫法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基本相同的。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 “恶月”、视五月五日为 “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 “恶月”、 “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赛龙舟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历史
据新华社天津6月6日电 (记者周润健)吃粽子是端午节最流行的习俗。其实,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节还有一项最为热闹的民俗活动,就是赛龙舟。民俗专家介绍说,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三种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三说与越王勾践有关。吴、越都处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舟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竞渡之俗。
龙舟竞渡之俗,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千百年来,赛龙舟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虽然古时赛龙舟不一定在端午时举行,但如今却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从这一点也可看到,赛龙舟源于救屈原一说在群众中有更大的影响。
端午节为何吃粽子?
新华社天津6月6日电 (记者周润健)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 《风土记》中记载: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 《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 “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 “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 “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 《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历代“端午诗词”都有哪些?
据新华社天津6月6日电 (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反映了端午佳节最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 竞渡,历来为人传诵。诗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在端午节中,由于食粽的风俗盛行,因此在历代诗人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普遍。
在古代吟咏端午节诗词中,有的是反映离愁别恨、触景生情这方面内容的。如唐代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诗: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宋代诗人黄公绍的《端午竞渡棹歌》中道:“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明代诗人高启在《端阳写怀》中也写道:“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说明诗人对“竞渡”根本不感兴趣,却另有一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