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十三“国宝”概述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06-08 07:03:03

  徐福东渡 

  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及数百名工匠、兵员从慈溪的达蓬山(原名香山) (一说象山蓬莱山)出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从目前已有的资料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移民,也是开创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的最好证明。 

  徐福东渡传说除了在民间口耳相传外,在唐《蓬莱观碑》、宋《四明宝庆志》和慈溪、象山历代县志均有相关记载。1995年,慈溪市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开始对徐福东渡的研究和民间流传故事的搜集和整理,编印了《达蓬寻踪》、 《达蓬之路》等资料。 

  甬剧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 

  甬剧的流布区域最早主要在鄞县、奉化一带。后来,逐步遍及宁波地区以及舟山一带乡镇。解放前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 

  姚剧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沿袭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 

  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自虞始,其传承弟子历七代至二十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 “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通俗易懂。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属弹词类。由于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为士大夫们所欣赏,一般不进入书场、茶坊,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 

  据老艺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宁波,并在白衣寺章状元家住过。听了宁波文书,乾隆十分赞赏,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由此宁波文书改为四明南词。四明南词实证可考的时间有300余年。明末清初,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组织了类似票房形式的“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对南词曲调、节目进行研究。清道光年间,南词十分繁荣,宁波城新街一带已有“崇德社”、“引凤轩”等组织。四明南词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等。四明南词众多曲调,多被甬剧和宁波走书、蛟川走书等吸收和融化。 

  宁波走书 

  宁波走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在同(治)光(绪)年间。据艺人所传,其最早从上虞流入。 

  宁波走书的表演形式可分三个发展阶段: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有简单的伴奏,演员坐在桌子中间后面,乐队坐在桌子横旁,演员在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当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了,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 

  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具、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骨片、木片等为原料加工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 

  隋唐时,宁波出现了骨木镶嵌工艺品。明末清初,骨嵌艺术最终形成固定风格,很快在宁波地区民间家具上广泛应用。当时的宁波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骨嵌家具来装点生活。 

  晒盐技艺 

  晒盐技艺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的存在形态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不同,其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关系密切。它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整个工序有10余道,纯手工操作,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民开洋节 

  象山祭海是象山渔区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愉悦的祭祀活动,主要以祭神娱神、拜海为内容,以崇祀、演戏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祭祀文化活动。 

  根据《象山东门岛志》记载和当地老渔民回忆,有了渔船就有祭海活动,说明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已沿袭成为民间的习俗。 

  妈祖祭典 

  福建省青田市“湄州妈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天津天后宫“妈祖祭典”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预选名单。祭典由主祭一人、与祭若干人、司仪、司香、读祝文等各一人主持,还有司钟、司鼓、司乐、司僚等执事。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等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最后“焚祝文、焚宝帛”,又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炮声震天中完成。整个祭典过程,雍容肃穆,瑞气氤氲。 

  第十届中国开渔节期间,国家文化部社文司有关领导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威专家,观摩了象山石浦地区的妈祖巡游及考察该地区的妈祖文化后,大为惊叹。专家们认为: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交汇而形成的地方性、区域性信仰习俗与寻根习俗,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祝传说 

  在民间文学项目中,梁祝传说由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以及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等多个城市联合申报。梁祝传说发轫于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经长期流变、发展,在浙江省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以梁山伯墓为展演场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宁波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其内涵包括:古老的梁山伯庙、梁祝墓及其承载的文化;每年两次的梁祝庙会及仪式;周期性举行的以梁祝传说信仰为内容的民间艺能表演;祈求婚姻美满的信仰者及信仰仪式等。 

  奉化布龙 

  民间舞蹈项目中,奉化布龙与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泸州雨坛彩龙等一起,集体以“龙舞”的名义,由浙江省奉化市、浦江县、长兴县,重庆市,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四川省泸县等城市联合申报。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而来,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奉化布龙传统套路多达四十余个,为一般龙舞所罕见,其中有的套路已被用作国家体育舞龙比赛的规定动作。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 

  宁海平调 

  在传统戏剧项目中,宁海县申报了宁海平调。宁海平调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个小剧种唱腔雄浑刚健,大锣大鼓伴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越剧的委婉缠绵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代表作为《小金钱》(后改编为《金莲斩蛟》)。平调中的耍牙绝艺,是清末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变口”绝技,堪与川剧的变脸艺术相媲美。 

  宁波朱金漆木雕 

  在民间美术项目中,宁波朱金漆木雕由宁波市申报。其为宁波特有的木雕工艺,采用樟木等优质木材做原材料,雕刻成各种人物、动植物等图案花纹,然后运用贴金饰彩,结合沙金、碾金、碾银、沥粉、描金、开金,撒上云母或蚌壳碎末,再涂上传统的中国大漆制成,图案造型古朴,刀法浑厚,金碧映辉。宁波市博物馆保存的朱金木雕“千工床”、“万工轿”,为宁波日用装饰木雕之杰作。

【编辑:王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