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以创业创新破解转型发展难题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6-09 02:34:34
  本报记者 朱 宇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创业创新大会,宣布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正式启动。这是宁波工业在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抢抓机遇,积极化解矛盾,再造“宁波制造”竞争优势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市政府下发了 《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宁波工业倍增计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拟订一系列配套实施意见,将于近期陆续出台。

  “两创”倍增不是简单的数量倍增,而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倍增,是好中求快的倍增。实施 “两创”倍增计划,就要在要素资源日益紧缺条件下,坚定不移地走融合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创新转型发展主题,全力培育工业创新机制,优化工业创新环境,健全工业创新组织体系,加快发展创新效益型工业,不断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背景: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

  工业是宁波发展的支柱,过去五年里,宁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3年的2627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7785亿元,增长了近两倍。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宁波工业经济发展与全国一样,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各地都遇到的企业成本上升、出口环境恶化、创新人才不足等共性因素,宁波同样存在。综合起来看,长期的粗放型发展给宁波工业带来了5大 “后遗症”:

  一是节能降耗压力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工业重型化趋势加速,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超过70%。今后几年,我市还有一大批临港重化大项目建成投产。这些新上大项目必将大幅抬高我市总体能耗强度。

  二是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不少工业产品属于产业链分工的末端,缺乏非价格竞争优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偏小,与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并且高新技术产业不少是以组装加工和提供原材料为主,关键元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宁波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对 “二次创新”投入重视不够;大部分企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仍以引进、模仿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四是企业成长链条还有较明显的薄弱之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严重,创业风险投资政策还不健全,人才紧缺特别是高水平的拔尖领军人才和有证书的技能人才不足,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七矛盾八困难,说明粗放增长已是山穷水尽。这办法那破解,惟有转型发展才能柳暗花明。”今年4月,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企业蹲点调研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而在稍后召开的全市工业创业创新大会上,一个酝酿已久的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正式启动。市委书记巴音朝鲁把这次大会称为是 “应对工业经济发展复杂性和严峻性的总动员、总部署”,它开启的是宁波工业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时期。

  目标:“宁波制造”要继续走在前列

  实施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争取实现四个 “走在前列”:工业综合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节能减排水平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国际竞争力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今后5年,是实施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的关键时期,我市力争到2012年实现工业经济发展十项主要目标:

  ——— 工业总量与2007年相比实现倍增,工业增加值达到3600亿元。

  ——— 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0%以上,超过13万元。

  ——— 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实现倍增,超过200亿元。

  ———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土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07年提高60%以上。

  ——— 年专利授权量增加60%以上,超过13000件。

  ——— 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总数实现倍增,达到450件,力争中国世界名牌实现零的突破。

  ——— 新增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

  ——— 培养有证书的创新型紧缺技术人才5万名以上、有证书的高中级技工20万名以上。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减排水平居国内行业先进行列。

  ——— 集群化发展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

  工业倍增计划的推进,将遵循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转型发展、提升水平”, “重点聚集、整体提升”,“优化布局、集群发展”, “多轮驱动、全面创新”, “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等6大基本原则。

  路径:实施“六五”工程

  实施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重点是大力实施 “六五”工程:做强做优5个重点优势产业,做大做强5个新兴产业,市、县 (市)区两级培育5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兴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培育5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500家具有较强核心竞争优势的“两创”示范企业,建成500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 (技术)中心,全市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 实施 “5+5”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做强做优机电一体化的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和高档纺织服装五大重点优势产业。其中,前三个产业,重点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全力主攻核心技术,向产业链的高端领域拓展;石化产业,重点是实行优化改造,扩张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链;高档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是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营销模式创新,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争取到2012年,五个重点优势产业的规模达到1万亿元。

  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软件及服务外包、医疗及保健设备等已有一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的五大新兴产业。争取到2012年,五大新兴产业的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部分优势产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 着力打造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各类开发区 (园区)、城市功能区提升转型发展,力争经过五年的改造发展、提升发展,各类开发区 (园区)、城市功能区的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5倍以上。

  大力培育发展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创新能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到2012年,力争市、县 (市)区两级形成50个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 大力培育 “两创”示范企业,夯实工业创新发展基础

  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优势骨干企业、上市企业和高端服务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型企业、品牌开发经营示范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领军型企业、资本经营示范企业。争取到2012年,培育500家各具特色的 “两创”示范企业,其中上市企业力争达到100家。

  ———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工业创新发展能力

  加强推进企业工程 (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市创新能力突出、高水平的国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00家。

  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围绕加快发展五大重点新兴产业,加强统一规划,完善孵化功能,鼓励在重点新兴产业基地建立各类专业科技 “孵化器”。

  ——— 培育健全的节能减排推进体系

  实行区域指标、项目规划、标准对标、工作责任 “四控”联合的工作方式,抓好统计监测考核和责任制建设,建立管理科学、技术进步、结构优化、政策调控、依法监管、中介服务等 “六位一体”联合推进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机构为重要补充的社会化节能减排推进体系。

  政策:建立五大保障机制

  ——— 要素保障机制

  根据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要求,加强全市产业规划控制。推行增加值率标准,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建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进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工作格局,在企业、开发区 (园区)和城市功能区、镇乡和县 (市)区等不同层次,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 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优质创新资源向五大重点优势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倾斜。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现行各类财政扶持资金,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资合作。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 创业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到2012年,争取绝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得到现代经营管理和相关科技知识一次以上的培训。加快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到2012年,争取全市工业创新型技术和技能人才总数大幅增长,其中实用型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受到职业技能和专项培训的技工30万人以上。

  ——— 创业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以市研发园区、工业设计创意街区和新兴、优势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加强培育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把服务企业列入文明机关建设、机关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

  ——— 联合推进保障机制

  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实施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领导小组,在市经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政府荣誉制度,建立完善工业 “两创”倍增计划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分析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实行工作监控、绩效评估,定期为市领导提供分析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编辑:王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