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大衰退孕育产业大变局 全球汽车业在衰退中裂变
稿源: 中国新闻网  | 2008-06-11 14:12:56

  新一轮全球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开始;背后是全球市场的大衰败威胁;大衰败的同时正孕育着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后将迎来汽车产业的大变局。

  在通用汽车的瓦格纳眼里,如果要舍弃旗下悍马品牌,无异于从心头割一块肉出来。但,如果这样能为通用糟糕的业绩做点什么,那还是可以考虑一下。

  6月3日召开的通用汽车年度股东会议上,通用汽车全球董事长兼CEO的瓦格纳一脸严肃。当天的会议上,瓦格纳对外宣布了一则让全球越野车迷们欲哭无泪的消息:“通用汽车正在启动一项针对悍马品牌的战略评审,以确定该品牌是否适合通用汽车的未来品牌组合。”

  这意味着,驰名全球的最顶级越野车“悍马”品牌可能一去不复返,悍马被出售的结果可能和福特旗下的捷豹命运一样,他们只能无助地看着悍马或被“印度阿三”们强行买走,他们害怕这一天的到来。然而,瓦格纳眉宇之间透露出来的坚定神情,无疑让这些疯狂的“HUMMER”粉丝们有些泄气,他们对通用的这一考虑表示了极大的疑惑和不解。

  资本作用导向   全球汽车产业向亚洲转移

  多年来,Hummer(悍马)销量一直低迷。

  记者掌握的权威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2003年-2007年Hummer销售数据分别为35259辆、29354辆、56727辆、71524辆、55986辆。其中,2007年Hummer在美国共卖出55986辆,同比2006年的71524辆,下滑了21.7%,这是通用旗下所有品牌在小型货车市场上下滑幅度第三大的品牌,仅次于Pontiac、Buick两大品牌。

  Hummer(悍马)品牌给通用的贡献度其实不高,仅仅是通用一个值得骄傲的品牌而已。不过,即便如此,估计瓦格纳的“这声叫卖”音刚落,全球不知多少只脑袋正悄悄地嘀咕着。因为来自于全球各地,尤其是亚洲近年来崛起的资本势力,他们仍对Hum-mer(悍马)这一品牌抱有着无限遐想。

  自从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产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开始显现了一些亚洲汽车厂商的身影。从2004年中国的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人身影,包括上汽集团收购英国罗孚汽车技术;南汽集团收购英国罗孚工厂;印度塔塔集团收购捷豹、路虎品牌等,全球汽车兼并重组眼光每每聚焦在亚洲身上。此外,除了目前已经浮出水面的各项重组案外,其他也曾传出亚洲人参与竞购的消息。这包括,一汽集团酝酿收购克莱斯勒、万向集团欲整体并购德尔福、一汽集团考虑整体收购大众旗下的西亚特品牌等。

  毫无疑问,亚洲等新兴汽车市场吸引着全球的关注,他们关注的范围除本身市场外,也包括对本土车厂们。因为,这些新兴汽车车厂正在奋力地追赶全球汽车巨头,他们一边要在本国市场上尽力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一边要在全球范围内去抢一杯羹。他们在和跨国汽车巨头们奋力抗争时,也必须保持低姿态,因为他们希望能和这些“前辈们”合作,向“前辈们”取经。

  事实上,在亚洲等本土车厂们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重组的过程中,它们的姿态也或许并非外界想象得如此高调。

  成本暴涨之时   要么涨价、要么选择减产

  我们还可以想象到:面对这样复杂形势,通用汽车作出的这一抉择,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底特律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的形势,逼迫这家原本拥有着绝对发言权的汽车巨人,不得不在全球骤变的环境下低头。受到全美次贷危机、美元疲软、处于历史高位的油价等综合影响,美国汽车市场已经从2006年衰退3%,2007年美国汽车市场跌落至1999年来最低。

  对2008年北美汽车市场可能出现的大衰退,华尔街的汽车分析师们则从来没有对一件事情如此认同过。

  正因为如此,通用这一次“考虑出售Hummer”的表态绝非偶然,当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通用汽车还进一步表态称:“公司计划关闭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境内的4家皮卡及运动型多功能车工厂,以应对市场对高燃油效率车辆需求猛增的局面。”

  然而,在通用汽车宣布计划关闭这4家工厂之前,通用在全球步步紧逼的最大竞争对手丰田早已先下手为强。早些日子,丰田汽车新闻发言人已经透露说,由于处于高位的油价影响,大型皮卡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的市场需求将放缓,而丰田已经在过去的数周减少了得克萨斯州和印第安纳州工厂全尺寸的Tundra皮卡和SequoiaSUV的产量。

  在市场上的嗅觉通常比任何一家汽车厂商更灵敏的丰田汽车,对2008年全球的预定期望值也开始同样显得不那么乐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丰田汽车预计,2008年财年(今年4月开始)公司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都将可能出现9年来的首次下降,2008年财年净利润将可能最高要下降27.2%。

  为了完成2008年既定的985万辆同比增长5%的目标,日本人甚至用了“艰巨的挑战”、“很难完成目标”等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为了保证2008年的赢利目标实现,丰田汽车在5月份已经宣布北美市场上几乎所有车型全线涨价,这其中包括丰田在北美最畅销的2009款Camry,其汽油版车型上涨200美元,混合动力版涨价300美元。

  此外,雷克萨斯品牌也在市场竞争环境最恶劣的北美市场同期也“逆市涨价”。

  技术革命机遇   大衰退孕育着产业大变局

  全球汽车市场上隐藏的衰退巨大危机之根源,皆是来自于全球日益枯竭的传统能源连年来的价格暴涨。

  正因为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汽车巨头意识到市场消费的转变,它们才纷纷将一些高燃油车型减产,或是直接将这样一些品牌单独剥离出去,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未来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

  目前,就连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它们在连年来收益和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的经营状况下,依然不遗余力地推进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化道路。就在2008年1月13日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这三大汽车巨头纷纷发表了包括混合动力车、柴油车、混合燃料车等多种新车型和新技术。

  以通用汽车为例,通用在北美车展上宣布计划在2008年之后的五年时间内,混合动力车型数量将由现在的8款增加到16款。此外,通用还将继续将乙醇汽油车等混合燃料车加快市场化。根据通用汽车的规划,在北美地区,通用将把混合燃料车的产量由40万辆倍增至80万辆,并在2012年之前,实现北美地区所产车型的半数为混合燃料车。此外,通用还有一系列更详细的计划,在今年时间内,通用汽车在美国的混合燃料车型增加到11款,在2009年将继续增加到15款。

  记者掌握的权威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乘用车和小型货车总销量同比下滑2.5%,减少了41.5万辆,跌至1608.9万辆,这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销量。相对于美国这三大制造商市场份额合计刚过半数的现状,丰田、本田已经大大提高了各自市场份额。其中,丰田市场份额超过了福特跃居第二位,本田市场份额和排名第四位的克莱斯勒仅仅相差3.3%。为了挽回在美国本土市场上的颜面,更是为了面对全球市场上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衰退,美国这三大制造商渐渐明确了各自的具体实施措施。根据各自新能源的计划,未来几年,通用将以混合燃料车和混合动力车作为两大主要技术实现降低燃耗;福特则选择装备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克莱斯勒主要采取装备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方式。

  从这些原本对混合动力不屑的欧美厂商的态度90度大转变上,我们看得出来:包括原来一直奋力推广混合动力的日本汽车厂商,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小心翼翼地加速押宝着未来新能源市场。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这次潜在的全球车市大衰退危机,才引发北美三大、丰田、本田等全球主流汽车厂商这一次技术革命的加速到来。

  大衰退孕育着产业的大变局!

  我们越发感觉到:汽车产业大变局要来了,这一天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收购盛宴背后   全球汽车2008年前景堪忧

  除了通用、丰田之外,福特、克莱斯勒、日产、三菱、本田等都在试图通过减产降低潜伏的巨大库存损失。

  5月中旬,福特汽车公司表示,由于不断飙升的原材料成本和美国消费者转向更小型汽车的趋势所带来的威胁,其对2009财年汽车业务扭亏为盈的预期不乐观,并计划减少北美产量。本田计划明年初在加拿大工厂停止Ridgeline皮卡的生产,并移交给美国阿拉巴马工厂,将中大型车的生产向阿拉巴马集中。将在加拿大建立高燃效畅销车型——思域的增产体制。

  三菱汽车计划2008年度将伊利诺斯工厂的出口,比2007年度预计的数量增加3成,增至2万多辆。将首次出口北美专用跑车Eclipse,在中国和中东销售。还将扩大主力轿车戈蓝向中东、中南美及亚洲的出口,意在提高仅为最大产能一半以下的工厂开工率。而日产早已在美国两工厂实施减产,平均开工率降到了75%左右,今后打算扩大2007年为3万辆的两工厂对中东市场的出口量。

  2008年将迎来北美、日本等传统汽车销售市场的衰退早已成为业界共识,中国、印度、拉美(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崛起,这无疑是2008年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丰田汽车执行副总裁TokuichiUranishi在一次新车的新闻发布会上更是声称:“如果要完成2008财年这个很难完成的目标,我们将必须提高在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销售,以尽力完成2008年的销售目标。”

  不过,这些新兴市场上的销量和利润的贡献值也不可能让这些汽车巨头们完全放心。

  尽管在全球市场上来看,诸如中国市场等新兴市场的增速暂时可让全球为之一振,但长远来看,中国等市场的增长也将同样受到油价暴涨等影响。以中国为代表,几乎80%的汽车公司均未能达成2007年的销量计划,这也使得这些汽车公司调低了2008年的市场增长预期。

  此外,由于钢板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中国CPI的变化、股市的波动、车市整体价格的下降等影响,这也使得中国2008年之后的汽车市场变得更加难以琢磨。仅仅从钢板的价格暴涨一项,众多汽车专家认定这将吃掉整个行业全年净利润的2%以上,这对净利润已经下滑到一成以下的中国汽车公司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回顾   近年全球汽车兼并重组案例   2004年上汽5亿美元“生吞”韩国双龙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祥麟与朝兴银行行长崔东洙达成一致,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地并购国外同业。据悉,上汽为此支付约5亿美元。这是上汽集团第一次进入财富全球500强之后的第一次大动作,上汽集团将此次收购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步骤。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在签字仪式上表示,“这是上汽集团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2004年上汽6700万英镑买断罗孚技术

  2004年12月,上汽与英国罗孚签订备忘录,为了提高处于困境中的罗孚的公众信心,上汽投入6700万英镑,先期购买了罗孚75、25型轿车,以及全系列(K、L)发动机的技术。这几乎囊括罗孚所有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包括罗孚全系列发动机、75型和2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

  2005年南汽5000万英镑买下罗孚工厂

  2005年7月23日,中国南京汽车集团爆冷,击败了上汽集团和另外一家英国公司,成功收购不久前刚刚破产的罗孚汽车。南汽方面没有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不过据当时业内人士估计,收购金额约为5000万英镑。南汽成功将英国罗孚工厂买下之后,便将工厂的生产线等全线转移到南京,随后便在中国推出了MG7系等车型。

  2006年通用140亿美元出售汽车金融

  2006年4月3日,通用汽车宣布,其已与私募基金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为首的投资联盟达成协议,同意以140亿美元出售旗下知名汽车金融贷款服务商GMAC51%的股份。通用预期全部款项将在3年内结清,并表示GMAC仍将继续由现有经营团队管理,整个交易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此次参与收购GMAC控股权的财团联盟除了有Cerberus外,还包括花旗集团的私人资产部和日本青空银行。

  2007年克莱斯勒74亿美元卖给私募基金

  2007年5月14日(德国当地时间),私募基金Cer-berus以74亿美元购得克莱斯勒80.1%的股权。旷日持久的“克莱斯勒”之争至此落下帷幕。管理资金和账户达165亿美元的CerberusCapitalManagement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领先的私人投资公司之一。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聚集了一批汽车产业资深人士组成团队,其中包括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总裁贝瀚德。在2006年被出售的通用汽车金融业务也是被这家私募基金公司并购。

  2007年上汽107亿吞并南汽集团

  2007年12月26日下午5时,上汽集团以20.95亿元现金和上海汽车(600104)3.2亿股股份,约合107.38亿元收购南汽集团控股股东——跃进集团的全部汽车业务。根据商定的初步规划,上汽集团将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未来3年,上汽将投资85亿元人民币,把南汽打造成为年产30万辆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其规模是现在的3倍。

  2008年印度塔塔23亿美元买捷豹、路虎

  2008年3月26日,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宣布与印度的TATA汽车达成最终协议,以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路虎、捷豹两个英伦豪华品牌。印度这一年销量不到45万辆的小型汽车集团收购全球这两大有名豪华车品牌,引起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关注。并且印度这家本土的汽车厂商也引起了全球投资人士对其的关注。

  2008年通用考虑出售悍马品牌

  2008年6月3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对外宣称,公司计划关闭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境内的4家皮卡及运动型多功能车工厂,以应对市场对高燃油效率车辆需求猛增的局面。通用公司高管说,由于汽油价格高涨,作为其标志之一的大排量“悍马”将被重新评估,该品牌有可能被出售,或按照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线。

【编辑: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