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鄞州
黄古林草席手编技术面临失传?
稿源: yz.cnnb.com.cn  | 2008-06-12 10:20:17

  天气转热,席子热销,作为草席编织专业村的古林镇仲一村又热闹起来。但记者在近日采访仲一村时,却很难在织席人的脸上看到笑容,更多的是无奈:“织席是没办法,没有人愿意干这个。”甚至很多人这样悲观地断言:手工织席技术迟早要“断种”。有着千年历史的黄古林草席手编技术真的面临失传?

  曾经历史辉煌

  在宁波,可以这样说,说到草席,必提黄古林白麻筋草席。作为宁波市主要物产、鄞州重要物产之一,黄古林白麻筋草席历史可谓辉煌。

  有资料记载:黄古林一带气候土壤适宜,所产席草色泽青白带绿,粗细均匀挺直,草壁薄而坚韧,草芯丰满而有弹性,拉力强而不易断,加上编织技术精湛,故织成的草席,质地精良,挺括硬实,柔软光滑,收藏简便。草席一般是由白麻或绿麻为筋编织而成,而以白麻筋草席为佳。

  黄古林一带所产草席历史悠久,据《四明郡志》载,早在唐代,宁波草席已远销各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元明时,宁波草席作为特产销往海外。到了清代,除内销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欧洲、非洲等一些国家,成为重要出口产品。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时,还特地带了四十条宁波草席馈赠国际友人。

  “老底子家里结婚一定要阿拉黄古林白麻筋草席,现在一些上海人、宁波人子女结婚还是要买黄古林白麻筋草席。”古林镇仲一村村民这样自豪地说。

  织席后继无人

  黄古林白麻筋草席尤以郑家漕村最为出名,前几年,郑家漕村就被命名为我区的草席编织专业村。2004年,郑家漕村与石嘉桥村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村——仲一村。

  “七八十年代,我们郑家漕村3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在做席。”今年57岁的村民郑明福说。他10岁不到就跟着奶奶学织席,10几岁时跟着父母织席,一直织到三四年前才歇手。“现在做席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目前仲一村还在织席的席机只有30张。”郑明福说。

  据介绍,目前,除仲一村外,前虞、西洋港两地各有一张席机在织席,除此之外,古林一带还在手工织席的村再无一个。

  仍在织席的都是中老年人,没有一个年轻人,其中年纪最小的为45岁,最大的已有70多岁。全村排席师傅仅一人,年已48岁。“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干这活,过不了几年,手工席没人会做了。”今年81岁的老排席师傅阮信土说。

  隐忧背后有苦衷

  是什么原因让手工席制作后继无人?“一是太苦,二是赚不到钱。”郑明福说。

  “一天干到夜,只能做一条席。”64岁的村民杨爱兰说。她和丈夫早上5点起床就织起了席,纺麻筋、绷席筋、敷水、敷油、压口……“做好这条席,最起码要10个小时,实在太苦了。”杨爱兰丈夫郑定方说。织席时,郑定方一直站着,使劲地扣席。他双手紧握的席机扣重达9公斤,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杨爱兰一直坐着,不停地叉席草。

  在排席师傅郑平飞看来,这是一个苦差事。当天,记者看到郑平飞赤着脚,站在桌子前,用双手一遍遍地排着席。在他身后,是一个热烘烘的煤炉,正烘着席子,房间里洋溢着浓浓的煤气味。“排席前,席子一定要先烘过,天气热的话,不仅气味浓,而且人热得不得了。每天靠双手排席,手也不成样子了。”郑平飞妻子在旁说。

  更关键的是,织席收益并不理想。郑明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就以1.50米席为例,现在市场售价为160元左右,但不计算劳动力工资,光白麻、绿麻、本草、排席、油等原料成本就需要60元,两人每天织一条席,每人所获取的就只有50元报酬。按一个月加工20条席计算,每人每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每天干10个小时,每月收入也只有1000元,比不上企业上班,谁还愿意做?”

  通体葱翠,平滑细密,看着这些手织的黄古林白麻筋草席,就犹如在观赏一件工艺品。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手工织席后继无人。而且我们不愿意相信,几十年后,手织黄古林白麻筋草席真的将面临“绝种”的境地?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