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发改委官员:PPI新高警示宏观调控进入最艰难期
稿源: 中国经济网  | 2008-06-14 19:47:05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物价指数)涨幅7.7%的数据并未让宏观调控部门轻松起来,尽管这已是非常难得的下降。

  “这不代表通胀的压力已经消除,事实上下半年压力更大”,6月12日,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对本报表示。此前一天公布的5月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速为8.2%,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

  持续高增长的PPI为暂时缓和的CPI蒙上再次反弹的阴影。这正是发改委的担心所在。

  按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PPI必然向下游传导,时间间隔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目前,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材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仍然与国内保持较高的价格差,国内工业品价格冲高的动力丝毫未减。发改委官员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才是调控最困难的时期。”

  就在上述数据发布的前两天,国家发改委内部召开了相关司局长会议,明确提出下半年调控的重点将转向PPI,并已酝酿了相应措施。

  控制出厂价格

  此次内部会议上,参与讨论的各司局官员认为,随着CPI明显趋缓,加强对PPI的疏导已经成为接下来调控的重点,通过对PPI的控制,以防止可能由此导致的明显通胀。发改委相关官员透露,主要采取的方式有三种:加强控制工业品出厂价格;进一步限制主要原燃料工业品的出口;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管和调控。

  事实上,相关动作正在展开。

  以钢材、煤炭为代表的主要工业品价格将被进一步控制。6月11日,发改委相关官员对本报明确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钢材和煤炭价格不宜再次上涨。”同时,国家发改委一份要求地方加强工业品价格干预的通知已经下发地方各省市。

  这份通知要求用于灾区重建的钢材、水泥等重要物资的价格均恢复到5月11日之前的水平。这一份看似简单的通知,实际上传递了宏观调控部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加强控制的信号。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透露,在通知发布前,发改委价格司相关官员已经召集钢协研讨国内钢价走势。其基本思路为,要稳定国内钢材价格的波动,扣除国际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成本因素外,国内钢材的出厂价不应再大幅上涨。

  在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7%,尤以钢材价格走势最为明显。当月,全国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27.2%,普通中型钢材上涨43.5%,普通小型钢材上涨29.8%,线材上涨43.8%,中厚钢板上涨28.1%。

  事实上自铁矿石涨价以来,中国钢铁企业至少4次上调出厂价格,每次100-500元不等。业内人士称,只计算铁矿石的成本因素,价格上调500元已可完全消化。但钢企并没有因此停止提价。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认为,除铁矿石上涨外,煤炭、运输等的涨幅同样不小。此外,与国际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价格差距。

  钢协的说法并未得到完全认同。在此次研讨会上,发改委有关官员再次要求,钢铁行业要顾全大局,加强价格自律和管理。

  钢铁专家、中华商务网分析师马忠普称,发改委的做法,实际上在中国钢材市场形成了价格的双轨制,只会对钢材价格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

  在6月11日发改委的通知中,除限定灾区材料价格之外,同时要求其他省份的价格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及时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通过限定差价率或利润率、规定限价等方式,保持价格稳定。

  山东省经贸委一位官员认为,这其实就在说各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价格措施。目前,山东相关部门对主要煤炭企业发布通知,要求省内所产煤炭一律不得外销;在省内,所供电煤在6月价格的基础上每吨下调10元。同时,市场煤炭价格涨幅应控制在与电煤价格一定范围之内。这位官员说:“据我所知,其他各省也都这么做。”

  5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1%。其中,原煤上涨24.1%。价格管制引起了生产企业的不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政府出面限制差价率和利润率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他们和煤炭运销协会已经接到类似的反馈意见。

  石油化工类产品价格也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关注。6月10日,发改委价格司专门要求中国石化协会提供相关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数据。协会信息部高级经济师徐立训透露,发改委主要了解的是化肥、农药等涉农产品的数据。

  5月,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0.9%。在化工产品价格类中,聚苯乙烯价格同比上涨2.1%,顺丁橡胶上涨27.7%,涤纶长丝下降4.6%。聚苯乙烯和顺丁橡胶是汽车轮胎、塑料制品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徐立训认为,“如果采取价格干预,主要会针对涉农产品。”

  限制出口和投资

  煤炭、钢材、石油等产品的出口将面临更进一步的管制。发改委相关官员透露,在工业品和原材料领域,国内面临的是典型的输入型通胀。“在国际价格仍然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必须想办法抑制出口。”

  以煤炭为例,国际价格比国内高出几倍,因此,国内企业提价和出口的冲动一直不减。5月底,煤炭价格再次全面上涨,不同类型的涨幅为10%-50%不等。

  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出口煤炭1850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1%;金额却比去年同期增长48.3%。

  发改委上述官员称,国内煤炭紧缺已是事实。但煤炭的产量增幅却在下降,据发改委掌握的资料,增幅已从过去的20%多下降到10%左右。“如果再大量出口,怎么可能支撑国内的需求量。”

  同样,今年前五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2171万吨,累计出口金额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戚向东说,价格差是导致国内钢材出口量突然猛增的原因之一。

  发改委有关官员称不排除进一步通过关税手段来限制有关产品的出口可能。此前,调整钢材出口关税的传闻已在钢铁行业中间广为流传。

  投资将是调控的另一重点。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工业品出厂价格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密不可分。“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投资拉动了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价格上涨。”

  据了解,发改委日前已发布通知要求,自5月起,地方省市发改委必须将当地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按月上报。发改委相关官员判断说,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目前仍居高位。他们担心如果加上地震的影响,投资反弹和扩散的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会有所释放。

  投资直接拉动了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发改委上述官员说,“我们也在寻找推动PPI上涨的真正动因,目前国内对石油价格和电价实行管制,但PPI依然面临不断上涨的压力。这说明投资需求确是推动PPI上涨的重要原因”。

  行政手段仍是短暂之举

  在发改委看来,针对CPI的调控措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随着PPI的攀升,新的压力又来了。

  年初至今,在国家相关部门连续政策干预下,全国CPI走势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但自去年7月至今,PPI却一路走高,由2.4%涨至目前的8.2%。

  发改委相关司局官员表示,CPI反映的是居民消费领域的变化,而PPI则是生产资料供给方面的变化。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无论通畅与否,生产资料价格向下传导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务院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PPI的传导分为三类:一是属于传导性较强的工业,例如石油等对能源依赖较强的行业;二是对传导效应有一定吸收能力的行业,例如家电;三是具有很强吸收能力的行业,例如汽车。

  发改委有关官员亦认同此说法。他说:“目前只能延缓和疏导,上游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压力最终还是要有效地疏导出去。”该官员同时表示,行政手段调控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果,但是从长期来说,行政管制将会导致整个市场体系的扭曲。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目前价格管制和信贷控制等手段存在严重缺陷,无法长久持续。行政控制价格措施扭曲市场价格,抑制油、电等能源厂商生产积极性,会招致更大的问题。

  冯飞称,要控制PPI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最终还是要作用于克服输入型因素。目前,由于国家在石油、电煤、粮食等大宗商品上采取了补贴政策,因而相关产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目前,发改委依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PPI带来的通胀压力的良方。相关官员坦陈,行政手段只能是暂时性的,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在加剧通胀的压力,宏观调控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张向东 杨文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