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生死时速爱是动力 宁波援助地震灾区纪实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06-20 08:02:36

突击队抢修公路。(资料图片)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千里之外的宁波心急如焚!快,快,快!时间就是生命,宁波人要在最短时间出现在灾区,宁波人要以最快速度帮助灾区重建!地震发生后仅15个小时,宁波交通就建立了航空快速通道,随后公铁并进,将灾区与宁波紧紧连在一起,让宁波人的爱心、宁波人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宁波交通人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为我市援助灾区的又一个响亮音符。

  开通空中便捷通道

  灾情就是命令!在这场与灾害抗争的战斗中,具有速度优势的民航部门自然打起了头阵。5月13日清晨5点56分,正在宁波栎社机场值班的东航宁波分公司曾章金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宁波巡特警支队103名特警接到命令,将立即赶赴灾区赈灾,希望东航宁波分公司能尽一切努力以最快速度准备一架包机!

  接到这一命令的东航宁波分公司立刻紧急行动起来,宁波—上海—北京,三地间不断电话往来,经过协调,该包机任务从申请到批复只用了半小时左右。当天中午11点15分,特警们通过机场绿色通道,不到5分钟全部登机。11点32分,随着一声长啸,赈灾飞机直冲云霄。这也是栎社机场迄今最快的包机记录。

  截至5月26日,东航宁波分公司共计运输救援人员344人,物资58.635吨。这些人员物资的及时到达,使得震后的灾区第一时间就有了宁波人的身影,有了宁波人的力量。

  确保安置房运输

  根据统一部署,宁波将在四川广元市搭建2万套简易用房以及一系列配套设施,由交通部门负责承担这些设施及配套设备的承运。接到任务后,交通部门从行业管理队伍、客货运企业中抽调了一批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成立了抗震救灾运输突击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

  安置房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部门为顺利完成各地的短驳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宁波当地,从5月31日起,市公管处组织运输企业将过渡安置房由生产点短驳至铁路宁波北站,再由货运专列运送至四川广元。在江苏吴江,市公管处负责人与当地生产过渡安置房的厂家充分沟通,确定了过渡安置房从吴江生产点到嘉兴的短驳路线和细节,保证安置房能在嘉兴及时装上火车专列。在四川广元,市公管处的工作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过渡安置房最后一个运输环节的及时顺利。

  运输突击队第一批工作人员到达广元后,马上研究制定详细的货物疏运工作,积极协调当地交通部门、运管部门、建设部门、物流公司等单位,确保货物疏运顺利进行。

  援建短驳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孙建江、宗勇、何国军等同志为开展工作,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驾驶员林江在抗震第一线火线递交入党申请,由于其在前线的优秀表现,公管处党委同意其入党申请;即将退休的毛善根同志三十年前曾支援唐山大地震,这次又再三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前往四川灾区,得到批准……

  百名突击队员1天集结

  宁波市公路局针对沿海多台风等情况,多年来建立了一整套应急机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套机制被迅速 “激活”。

  5月13日,公路局战备仓库开始整理战备钢桥,公路局路桥工程处则立即将挖掘机、装载机、大型平板车等大型机械紧急从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处 “召回”待命。迷彩服、安全帽、反光背心、生活用品等在短短3天内全部准备完毕。全市公路系统在1天内就集结100名突击队员,随时准备出发。

  5月22日,宁波市交通局迅速落实了以公路局、交工集团为主力的 “宁波交通援川公路保障突击队”。公路局领导表示,抗震救灾是第一需要,全局将把最精干的技术管理人员、最精良的机械设备用以支援灾区。

  青川隶属四川广元市,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是这次大地震中受灾仅次于北川县的重灾区。根据上级指示,宁波援川公路保障突击队主要负责指定路段的抢通、保通和重建工作。保通的路段位于四川、陕西、甘肃交界处,其中一段是212国道青川县通往甘肃的北大门通道,另外路段则是连接姚渡镇和陕西汉中的战备公路,对于确保救灾物资及灾后重建的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道路抢修、保通的原则,此次配备的设备以大型土石方机械为主,另配备应急、保障设施,包括20吨挖掘机2台、5吨装载机1台、3辆大型平板车、2套空压机。突击队还自备了5吨柴油,可满足这些设备3天的用油量。

  经过三天三夜长途跋涉,宁波公路突击队经安徽、陕西,6月4日深夜到达四川广元。进入四川境内,地震后的灾情令队员们震惊,而全国支援灾区的车队又让他们热泪盈眶。突击队员路辉发给后方的短信这样描述:援川的车队川流不息,日夜不停,犹如新鲜的血液注入受伤的肌体!

  决战青川212国道

  虽然出发之前就知道路途险阻,但一路上的经历还是出乎队员们的想像。6月5日凌晨,突击队马不停蹄地前往青川,在近100公里的山路中,途经8座危桥和多处危险路段,车队行进途中余震不断。

  到达目的地后,队员顾不得路途劳累,第二天便打响了第一仗。所有保通人员全线出击,集中在212国道塌方最严重的217K+400段进行清理。经过奋战,清理塌方3000方左右,到下午3点多,阻塞路段终于打通。

  当日晚上,寺沟村驻地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但这并没有阻止队员们抢修的步伐。6月7日天一亮,突击队又开始了现场勘察。所有队员分两路向沙州、姚渡方向全线巡查,这次巡查一共发现小型塌方30多处。队员们没有停歇,当即在市交通工程集团总工楼晓明带领下突击清理。就在清理过程中,施工现场一处山体突然坍塌,阻断路面,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过2个小时奋战,基本恢复交通。

  此后的数天时间,突击队冒着余震、落石,与塌方进行着危险、艰苦的 “拉锯战”。6月9日下午,汶川与彭州交界处再次发生5.0级余震,持续了十多秒钟,震感明显,路面开裂情况愈加严重,高挡墙出现下塌现象,但这并没有吓倒突击队员,经过数天的抢修,212国道沙州至姚渡段的零星、小型塌方基本清理完毕。

  在对大型塌方路段清理巨大的落石时,由于体积大、质地坚硬,清理工作遇到困难,突击队于是一边加强观察,一边制订新的抢修方案。截至6月12日,经过一周的奋战,212国道沙州至姚渡段26公里继续保持单向通车状态,未造成交通中断。

  在保障道路畅通的同时,开辟 “第二战场”的战斗同时打响。突击队驻地附近的重灾区木鱼镇位于偏僻山区,公路基本瘫痪,只能通过码头联系外界。为尽快解决当地政府指挥联络难、救灾物质通行难、当地群众出行难等问题,宁波突击队在人员、机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抽调人员、机械,投入沙州镇通往重灾区木鱼镇井田坝临时码头的建设。到6月10日,该码头顺利建成。记者 杨继学 通讯员 甬交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