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每亩多赚500元 宁波标准化池塘仅9.33%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6-27 09:22:45

  一亩标准塘可多赚500元

  象山泗洲头镇西洋村面积约500亩的池塘,是去年改造完成的标准化池塘。梭子蟹是这些池塘的主要养殖品种,改造后,平均亩产已由改造前40公斤提高到了51.6公斤。因此,按池塘标准化改造每亩投入资金2000元、5年折旧计算,虽然每年每亩需投入400元,但以年增产11.6公斤梭子蟹计算,则每年每亩的利润在700元左右,整个投资在三年内就可收回。

  池塘改一改,产量为何能够大幅度增长?据水产专家介绍,旧池塘的水深一般为50厘米至60厘米,通过标准化建设,多数池塘深度已有1.5米至2米,扩大了养殖空间。

  目前,我市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总面积已达2.36万亩,若按每个池塘深度增加0.5米计算,共增加有效养殖水体787万立方米,这些新增的水体,相当于新增一倍旧池塘面积。

  渔业部门的调查显示,养殖池塘通过标准化建设,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亩利润均比上年平均增长了20%以上,即一亩标准塘可比旧塘多赚500元左右。

  可让鱼儿远离“药罐子”

  目前,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除了增加水深,采用地膜覆盖或水泥、石砌护坡等措施外,还明确了增氧机配备到位、进排水系统独立等养殖条件改善,从而防止了缺氧、池塘间交叉感染和废水污染等,增强了病害防御能力。从去年全市养殖生产实际情况来看,养在标准化池塘内的水产品均未发现大面积发病和缺氧现象,因此,标准池塘基本上已使鱼儿远离了“药罐子”。

  在余姚 “明凤”养殖场,水产专家指着一个个采用水泥护坡的标准化池塘说,养在这些池塘里的甲鱼,除了必需的人工投喂饲料外,其他生长环境几乎完全处于一种野生状态。一只500克以上的甲鱼,起码需要养4年时间,其生态养殖的鳖更是受到追捧。

  渔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与 “明凤”相类似,全市完成了池塘标准化改造的70个养殖基地,目前几乎都已走上生态化养殖之路,并逐步实现了养殖水产品 “零用药”。这不仅为市民食用水产品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同时也降低了养殖成本,按照以前每亩用药2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能为养殖户减少一笔可观的药物等相关支出。

  池塘改造需要加快步伐

  根据计划,我市今年还将投入1500万元,对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标准化池塘面积可达3.86万亩。但与总养殖面积相比,我市能实施精养高产模式的高标准池塘也仅占总量的9.33%。

  据了解,高标准池塘改造目前主要由政府牵头主导这一改造计划的实施,凡通过考核验收的,则市级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亩1000元,各县 (市)区也有专项配套资金补助养殖户。

  水产专家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池塘改造步伐,各地在实施市级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示范建设的同时,可参照宁海县的做法,适当降低市级池塘改造标准,开展县级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并可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契机,将池塘标准化改造与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以推进渔业产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同时,各地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吸引工商企业进入水产养殖行业,积极推进水产养殖池塘流转,利用工商企业资金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