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明日出梅 奥运期间上海不排除台风影响
今年梅雨期三大特点
时间长:申城自6月7日入梅至昨天,梅雨期已长达26天,是自1999年至今梅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
雨量大:本市梅雨总量普遍超过常年的244.4毫米,较常年偏多近五成。
气温低:上海6月7日入梅以来,平均气温较近5年平均偏低,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偏低幅度尤为明显。
早报记者吴洁瑾陈辉楠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气象部门透露,今年影响上海的台风共有3个,比常年略偏多,奥运比赛期间上海受到台风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不过,奥运气象总体条件不错。
今夏三个台风影响申城
上海中心气象台昨天对外宣布,明天起申城梅雨期将结束。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正逐渐加强北抬,梅雨带将北移到淮河流域,未来5-7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将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7℃~38℃,气象台提醒市民和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据气象部门统计,申城自6月7日入梅至昨天,梅雨期已长达26天,期间降水过程频繁、降水强度大、集中强降水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特别是6月27日申城出现了梅雨期间最强的暴雨到大暴雨。截至昨天早晨8时,本市梅雨总量普遍超过常年的244.4毫米,其中浦东400.5毫米为最大,徐家汇也达到366.4毫米,较常年偏多近五成,这也是自1999年至今的近10年来梅雨持续时间最长、梅雨量最多的一年。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气象局局长汤绪表示,上海6月7日入梅以来,平均气温较近5年平均偏低,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偏低幅度尤为明显。
今年汛期(6月1日-9月30日)出现35℃以上高温的日数为16—22天,比2007年(30天)偏少,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39℃,比2007年(39.6℃)有所偏低。8月奥运期间平均气温偏高,≥35℃高温日数为7—13天。另外,在降水量方面,今年上海7—8月降水量为240—320毫米,比近十年(368毫米)略少。
从今年7月下半月开始,台风将进入相对活跃期,预计影响上海的台风数为3个。对此,汤绪表示,根据历史气象资料统计,上海平均全年受2个左右台风的影响,7月下旬到8月下旬是台风影响上海的重要时段。根据预测,今年影响上海的台风比常年略偏多,奥运比赛期间上海受到台风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奥运期间
气象总体条件不错
虽然奥运比赛期间上海受到台风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在昨日市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气象局局长汤绪表示,总的来说,奥运会足球赛上海赛区总体气象条件较好,但出现高影响天气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有关部门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汤绪介绍说,本次奥足赛气象服务期从7月25日开始,历时1个月,这段时间上海正是盛夏后期,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多东南风,暖热湿润,有利于台风、高温和强对流(雷雨大风)等高影响天气出现。根据气候预测分析,今年影响上海的台风比常年略偏多,奥运比赛期间上海受到台风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此外,8月奥运期间平均气温偏高,35度以上高温日数为7~13天。
为此,市气象局已经成立了奥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组建了50多人的奥运气象服务专业团队,精心拟订了《奥运气象服务实施方案》,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做了规定,建立了由移动天气雷达、移动气象监测车、车载风廓线仪组成的应急气象探测网,提高奥运气象探测保障能力。
另外上海气象部门还坚持报送《奥运气象服务专报》,将组建了气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赴奥运赛场、训练场提供现场气象咨询,发放《奥运气象服务手册》,使奥运气象信息以最快速度传递给奥运选手、赛事组织者和广大观众。
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暴雨概率较低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昨天在气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今年北京降水量较往年偏多,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出现暴雨的可能性很小。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说,从气候角度来看,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综合地球公转、自转等因素,将是天气转折的时间段,前后天气会有较明显变化。
其次,从气象台目前的预测来看,华北雨季有可能在8月7日以后基本结束。“通常来说华北地区雨季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但今年夏季风和"梅雨"提前约10天到来,意味着有可能在8月上旬华北地区雨季将提前结束。”杨贵名说。
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出现暴雨概率较低,中国气象局一直高度重视奥运期间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将综合运用中期、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记者从气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降水量比近10年平均值偏多约5成,自6月22日以来,北京受蒙古深厚冷性低气压系统影响,连续9天出现了雷雨天气,局地达到大雨甚至暴雨量级,降水为改善环境及空气质量、水库蓄水带来有利影响。
上海尝试用标志建筑灯光发布气象信息
早报记者陈辉楠
上海正在尝试利用区域性建筑物,通过在晚上变化建筑物灯光颜色等方式,更广泛地向在户外活动的市民提示天气变化的信息。
在昨日市府发布会上,市气象局局长汤绪介绍说,气象部门正在和徐汇和宝山等有关区政府合作,积极推进预警信息的灯光发布机制。
汤绪介绍说,这一举措将利用区域中心城区标志性建筑,比如说徐家汇港汇大厦屋顶上的灯光晚上非常明亮,很远就能够看见明亮的标志性屋顶,这样就可以通过将白色的灯光换成跟气象预警信号匹配的颜色,“信号颜色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颜色表示不同的气象灾害或是不同的天气变化,主要起到一种提示、提醒的作用,让市民看到不同的灯光颜色,就明了天气有了新的变化,及时了解相关的灾害天气的预警信息或者天气变化的情况。”
不过,汤绪表示,这一举措只是补充行为。在白天还是主要通过大量的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法,让市民能够坐在家里、走在路上、在工作岗位上以及在商业公共设施场所都能够随时获得气象信息。
上海气象部门还与有关部门合作,争取尽快将气象信息覆盖全市所有的公共电子显示屏。目前,上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电视上播出的时效已经缩短到15分钟以内,并建立了“上海气象信息网”,每天的手机气象短信发送量超过100万人次。目前,全市有22000多个公共电子屏、2000块楼宇电视和1000块电子路牌实时发布气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