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马德里疑云:谁站在高油价的背后?
稿源: 中国经营报  | 2008-07-06 10:48:40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有些尴尬。

  6月30日,作为主人他迎来了参加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的各国嘉宾,可他的民众却在会场外游行抗议:高油价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他们不欢迎石油政治说客在西班牙聚首。

  “民众认为,这些来参加石油大会的人除了空谈,什么也干不了。”马德里自治大学教授贾米·帕斯托说,在西班牙民众已感受到房地产市场萎缩和银行提高利率导致的压力时,日益走高的油价将加速全社会危机的来临。

  究竟是什么推高了油价?供求?地缘政治?美元?炒作?还是粮食?

  高油价劫持全世界

  7月3日,国际原油价格一举突破每桶145美元。

  对于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因素,美国等石油需求大国已经数次对产油国喊话,他们认为,石油生产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才导致油价的不断攀升;而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为代表的产油国则认为,推动油价高涨的是华尔街。

  生产者显然不愿配合美国的指挥棒。

  俄罗斯首先传达了不会增产的信息。7月1日,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AnatolyYanovsky表示,在东西伯利亚和离岸新的大型油田投产前,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将不会有大幅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俄罗斯已经凭借950万桶的原油日产量取代了日产量为920万桶的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

  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阿卜杜拉·本·哈马德·阿提亚6月29日甚至说,世界石油市场目前实际上是供大于求。“但减产会进一步推高油价,因此减产不明智。”

  实际上,全球石油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并非高度扭曲。能源专家武建东经过统计和推算发现,每天全球需求量约8700万~8500万桶,但供应量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相应地,围绕原油现货交易,石油期货每日交易额在800亿~1100亿美元之间,全球共有约2400亿~2800亿美元之间的资金在投入原油炒作。这也构成目前全球未平仓的原油期货合约价值高达6.5万亿至7.5万亿美元。武建东同时指出,由于美国下次议息时间距今还有数月,这意味着弱势美元政策的继续,而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也将继续大幅攀升。

  目前,更多的人认为是美国金融市场上的疯狂投机推高了油价。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目前进入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资金约为2600亿美元,为2003年的20倍。其中,投资银行、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以及一些养老基金和个人投资者都在疯狂地投资石油以牟取暴利。

  迫于国际压力,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包括石油)背后的投机行为。

  世界石油大会西班牙组委会主席Jorge Segrelles则说,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石油需求,而中东地区和尼日利亚对石油的中断供应、墨西哥石油产量的下降大大降低了石油的供给。此外,伊朗局势的紧张也加剧了油价的波动。

石油背后的美国粮食战?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这样说。

  他的判断在今天得到了证实。

  在国家能源局官员周彬看来,在众多因素之外,此轮原油价格高企背后更多的是美国蓄意为之的结果。“美国推涨原油价格,与其未来或将实施的粮食战略密不可分。”周彬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美国2007年的粮食出口总量占据了全世界粮食出口数额的40%。而受粮食可以转化成为生物能源因素的推动,美国在原油价格已经高企的时刻,通过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以及多种手段,使得本国粮食价格尾随原油价格而起,进而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美国通过不断拉高原油价格的策略,使得本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的原料——粮食价格步步高企,进而可以凭借其作为第一粮食大国的地位,对全球原油价格展开绝对性的掌控。”周彬分析说,美国不光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原油消耗国、进口国。

  周彬的观点得到了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分析师张连碧的认同。在张看来,通过对粮食价格与原油价格实现双向劫持,以及利用纽约商品交易所对原油期货90%以上交易量的价格指导和干预,借助大量投机基金的推波助澜,通过不断彰显粮食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对化石能源的可替代性,美国正在全面夺取以往欧佩克对国际原油价格所拥有的价格指导权。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美国凭借粮食产量的全球霸主地位,通过实施以粮为主的替代能源战略,使得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画上等号,进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弱势美元政策掩护下,美国正在不断从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联袂上涨中汲取暴利。

  “通过粮食援助和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美国实现了粮食生产体系和食品消费体系的全球化,而对受援国和进口国的替代,使得后者失去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时也失去了粮食主权,以及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稳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说。

  海地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20年前,海地年产大米17万吨,可满足95%内需。1995年海地向美国敞开大米贸易,比海地本地大米便宜一半的美国米迅速占领市场,农民失去土地和生计,如今海地3/4的大米来自美国。由于今年以来持续的高粮价,海地已经数次发生社会暴乱。

  高油价、高粮价带来的恶果已经显现。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可能“严重削弱”多达7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尼。

  “如果农业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那么即使石油价格保持稳定,一些政府将无法继续让国民吃饱,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警告称,由于粮食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双重冲击,一些国家正处于“危险关头”。(黄杰张岩铭)


  新闻分析:高油价催生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机遇

  一周财经:国际油价继续高涨沪深股市低迷

  明年油价可能达到每桶250美元?

  观察:石油大会难解高油价困局|法国掌权难解欧盟难题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