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某服装企业老板楼敏的身价正在严重“缩水”。他曾经是两家服装加工企业、近1000名工人的老板,但现在,工人都解散了,两家位于义乌市中心的工厂相继关张。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平均利润只有不到2%,“但是上半年人民币升值了5%,生意已经没法做了!”楼敏的客户名单里曾有沃尔玛、奥索卡、耐克、梅西等赫赫有名的企业,而现在,为国外客户代工已经让他难以维持生计。
“把工厂卖了,找个更好赚钱的生意。”按照一个亲戚的提议,楼敏准备成立一家民间借贷公司。
“最后的命运只能是倒闭”
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倒闭普遍,在纺织行业中早已不是秘密。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和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上述地区出现了纺织加工企业陆续倒闭的情况。今年,这种状况愈演愈烈。
“我们这里资格最老的一家加工厂也关了。”楼敏的语气里有些无奈。
楼敏从事纺织业已有十几年。直到两年前,楼敏和他的同行们还在享受“最好的时光”。但现在,他不得不和业内许多朋友一样,选择转行。
2006年,楼敏的工厂盈利超过300万元,但2007年,这一数字迅速缩水至仅50万元。2008年,楼敏决定停业,并将位于市区的两栋厂房重新装修改造,连带两块地一起卖掉。
“人民币升值越来越快,我们都是拿美元和别人做生意的,所以利润受到很大影响。”在楼敏眼里,人民币升值是其所在行业发展不利的主要原因,此外,“现在我们都要按‘要求’为员工支付各类保险,用人成本上升了不少。”
而据了解,发生在江苏、浙江、广东等6省的工厂大量倒闭,不仅仅发生在纺织行业,几乎所有贸易企业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当纺织工业协会宣布:“2008年的行业平均利润不足2%。”的时候,中国缝纫机协会秘书长杨晓京苦笑一声:“缝纫机行业的利润,连百分之几都谈不上。”
杨晓京回忆,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飞跃集团老总邱继宝,三个月前在缝纫机协会内部会议上就叹气——“市场状况很不好……”
“行业内还有许多企业遇到了相似的问题,最后的命运只能是直接倒闭。”杨晓京的表情很是无奈。
砸锅卖铁回收资金
即便关掉工厂,出卖资产也是一个大问题。“服装设备已经不值钱了,整个厂区,唯一值钱的只有土地。”楼敏说。2006年,他花费600万元买的服装缝纫机和其他服装机械,现在已经卖不了几个钱。“今天上午,有人出价50万元买我的设备。”楼敏很是悲哀。
接触众多企业的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经理韩佳说:“很多企业做了更‘绝’的事——纺织设备卖不了太好的价格,他们就把设备拆掉,单独卖零件,这样还能回收一些成本。”
有消息称,中国纺织企业有近50%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况。“我收集这些工厂的尾货,用做内销。”尾货商人李建太花了100万元,把一个倒闭工厂的所有存货纳入囊中,“平均成本,每件衣服只有8角钱”。在这些存货中,他发现了裘皮大衣。
“砸锅卖铁”之后,楼敏回收了一部分成本:“两个工厂的土地价格基本可以弥补投资资金。”
民间借贷:全身而退后的选择
卖掉工厂之后投资什么?让楼敏颇费思量。
楼敏曾经计划把厂房装修成娱乐城,但发现回收成本非常慢;后来,亲属给了他一份策划书,“成立民间借贷公司。”
对于民间借贷,浙江老板们并不陌生。最初,民间借贷只发生在赌博人群之中,随着近些年“业务”日趋成熟,“投资公司”变得愈来愈热。
楼敏开始考虑成立民间借贷公司,“我不必再像过去一样费心经营,只等坐拿收益。”
楼敏面临着很多浙江老板共同的尴尬:从当年发家行业中全身而退。(索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