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档案部门推家庭建档生活新主张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7-09 02:57:06

  帮助市民建立家庭档案,是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正在试点推广的一项民生服务 

  至今,宁波已有1000多户家庭接受了专业指导,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示范家庭档案

  

  买房子安新家绝对是件高兴的事,甬上有位买家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随房赠送的装修图、手绘水电图、电器发票、维修单,一应俱全。 

  买家的这次“意外收获”,正是得益于原房主吴德意女士的一个好习惯——收集、保存家庭生活的一手资料。 

  据悉,吴女士的这个习惯由来已久,如今“更上一层楼”。 

  走进位于江厦街道的吴女士家中,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档案室。证件类、荣誉类、财产类、家用电器类、子女成长类等6大类数十余册“家庭档案”,被工整地摆放在档案专柜里,每个档案盒都注明有资料标题,配有总目录。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吴女士说,自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后,才重新整理归类。“过去,只有自己找的到的资料,如今,家里人也能迅速找到,方便多了。” 

  帮助市民建立家庭档案,让更多的家庭记忆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是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正在试点推广的一项民生服务。 

  至今,已有1000多户家庭接受了较为专业的家庭建档指导,并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家庭档案。 

  这项服务声名远播。其中,较早实施、全省领先的海曙区,今年上半年,接待了来自绍兴、镇海等地同仁的参观,希望给予指导、提供样本的“求助信”也纷至沓来。 

  家庭为何要建档

  以前,一提起档案,很多人马上联想到的是档案馆中的档案,认为与己无关,要不就是人事档案。近些年,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 

  不少市民为了事关切身利益的大事,前往档案馆查找工龄证明、房产、土地、婚姻等档案资料。民生档案利用率逐年提升,以海曙区档案馆婚姻档案为例,2005年查阅记录为200多人次,2007年已达700多人次。

  就因一纸证明,不少人曾在档案馆大喜大悲。 

  不少本应市民自身具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档案,比如家庭成员的获奖证明、购房合同、住院治疗的诊断证明,因保管失当,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了诸多不便、损失和矛盾。 

  家庭建档应该提上日程,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档案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海曙区档案局馆长陈蕾说,人人有故事,家家有本“经”。家庭档案是一笔无形资产,有时比有形资产更珍贵。它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市民对此的热衷度究竟有多高?早在2006年9月,宁波市档案局、海曙区档案局联手在迎春社区、秀水社区举办了家庭档案讲座。本是一次“试水”,未料深受居民欢迎。不少居民当场表示,家庭建档,回去就着手。 

  与此同时,海曙区档案局专门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表。结果显示,85%的市民对家庭档案表示了浓厚兴趣,却不知如何着手。 

  为此,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有条件的基层档案部门试点开展本地区家庭建档工作,义务为市民提供建档指导服务。 

  宁波市档案局孙伟良局长说,家庭建档是民生所需、档案所趋。近年来档案部门通过努力,逐渐揭开了档案的神秘面纱,使深藏的档案拂去历史的尘埃,逐步向社会化、公共化转型。但受经济能力和馆舍条件的限制,有很多有价值的档案材料不能进入国家档案馆。而家庭中又蕴藏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我们倡导家庭建立档案,就是对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管理、保护和抢救,就是国家档案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档案工作与民生双向互动,才能丰富宁波的历史文化,全面记录宁波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建档层层推进

  “百闻不如一见。”根据市民需求,海曙、江东等地档案部门在广泛调查、仔细求证的基础上,联合各街道、社区建立家庭档案示范户。 

  据介绍,在示范户的兴建过程中,引导市民在家庭档案的多样化、特色化和人性化上下工夫。 

  所谓多样化,是指每一家在建档过程中保持自有的风格,而非生搬硬套。人性化,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档案的建立以方便家庭生活为主,档案保管用具也从日常生活中来,比如采用月饼盒、鞋盒等耐用的生活废弃品。特色化则是示范家庭档案的一大亮点,几乎每家都有一个“拳头产品”。 

  在南门街道的林先生家中,一本特殊的家谱档案,记载着林氏一分支家族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祖孙25口人的合影、旧式结婚请柬、父亲写给母亲的悼词、从中山装军绿衫到西装的变化。 

  西门街道的李老师,退休后专门给第三代建立起成长档案,从孩子呱呱落地时的小手小脚印,到上学时的每一份成绩单,李老师一一保存建档,并精心制作了“兄妹学习竞赛档案”,附以名人名言。 

  家住联丰世纪苑的洪先生喜欢旅游和摄影,积累了国内外数十个城市的照片、地图、飞机票、门票、住宿情况等资料,最终汇辑成一套信息详实的“家庭旅游摄影”档案。

  在此基础上,各地档案部门依托示范户的素材办展览,供观摩,并展开主题征文比赛,使得更多居民对家庭建档产生了浓厚兴趣。仅在海曙,一次由广大居民参与的板报评比中,名列前三甲的“作品”都与家庭档案有关。而在最受欢迎的档案宣传题材中,“家庭档案”名列榜首。

  档案惠民多多

  家住月湖街道的黄老先生,在家庭档案整理过程中,找到了一本保管完好的上世纪70年代的医疗卡,证明了他的从业年份,轻松获得政府每年发放的生活补贴。 

  无独有偶。家住泰安社区的陈月芳老人,自从将家里所有电器的信息,如购买日期、发票、所购商店、维修记录等建档后,生活从此更加便捷。 

  “前不久,家里电视机发生了故障,翻翻档案,一查就清楚了,拨个电话过去,问题迎刃而解。” 

  在宝宝康乐、学生时代、恋爱婚姻、当家理财等档案袋中翻阅浏览,居民们收获的“乐趣”不仅仅是这些。

  在一次于北郊社区举办的“档案与民生”座谈会上,社区居民分享了家庭档案引发的生活趣事。有的居民说,家里的一些记账本、老人的回忆录,正好拿出来,作为教育孩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动素材;有的居民表示自从将自己的理财过程和数据记入档案,经过前后比对和分析,提高了投资收益;还有居民认为,把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体检记录、用药情况记录在册,如果日后发生病情,还能为医生及时诊治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雅俗共赏的家庭档案文化还极大激发了居民的创作热情,社区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鼓楼建起示范家庭藏品档案后,带动了附近居民“收藏热”,邮票、钱币、古玩、像章等都成了居民收集的珍宝;白云的旅游摄影档案,不仅激发了居民“我行我摄、爱我山河”的盎然兴致,还成为了一批摄影爱好者交流沟通的纽带。 

  市民热衷建家庭档案,也“挖掘”出了很多珍贵的民间文献资料:一份1958年宁波市兵役局首次征高中生入伍的通知书、一张标识电话号码还是5位数的宁波地图、一张宁波籍越剧演员1956年赴京演出时周恩来、邓颖超、郭沫若与全体演员的合影……

  家住穆家巷的离休干部翁绍初老人,获悉海曙区开展家庭建档活动后,将500多万字写作手稿、13扎信件捐赠给区档案馆,区档案馆为他单独设立了一个全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资料收藏。

  ●

  新闻内存

  家庭档案

  这样建

  市民家中的学习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照片、录像、家书、日记、购物发票、个人病例、结婚证、房产证、产品说明书……都可以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加以分门别类地整理保存。

  具体方法如何?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给予了解答:

  建立家庭档案从何处入手?

  应该从收集入手,即:将分散在家庭成员手中或散落在家族各处的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统统收集归拢。这是基础环节,也是首要环节。

  家庭档案有哪些类别?

  家庭档案的分类,可根据自家的材料存量和每年材料多少,自拟类目,以方便查找利用和安全保存为目的。对一般家庭来说,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文字档案类:是家庭档案的主要形式,根据其用途,又可分为: 

  (1)证件类:包括身份证、房产证、工作证、学生证、毕业证、结婚证、户口簿、职称证书等。 

  (2)经济票据类:主要包括存款单、债券、发票、合同协议、工资卡、家庭经济收支登记簿等票据和文件。 

  (3)家电设备说明类:各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电路图、保修单等。 

  (4)医疗健康类:病历、诊断书、化验单、体检表、寿险保单等。 

  (5)珍藏类:手稿、书稿等工作成果及荣誉证书。 

  (6)信件类:书信、明信片、贺年片、生日卡、电报等。 

  (7)子女成长类:主要有独生子女证、出生证、入学证、学生证、学习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要事记录本等。 

  二、照片和音像档案类:包括照片和有特殊意义的录音带、录像带。

  三、实物档案类:如一些奖杯、奖牌、古董等有价值的物品。

  此外,家庭档案的分类还可以依据家庭成员,家庭中有多少位成员就分成多少类。

  家庭档案如何保管?

  家庭档案分类完成后,类内的材料可以按时间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照重要程度排列顺序,然后给每件档案材料一个号码,用以固定家庭档案的位置,便于查找和利用。

  家庭档案应妥善保管,注意防火、防潮、防虫、防光、防尘。

  家庭档案的装具一般有档案盒、档案袋、照片档案相册,还可就地取材,用鞋盒、衬衣盒、礼品盒等装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照片档案相册,它将照片与其对应的底片保存在一起,并可在照片旁边填写上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拍摄者等。

  照片底片的保存又可单独使用底片册,给每张底片编上能够与其相应照片互查的号码,还可以编上号码集中排列在铁盒或不锈钢盒里,这样密封性较好,不易受潮。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