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宁波创建文明城市:孩子成长多方护航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07-10 07:33:42

漫画:任山葳

  目前,宁波市有110万多名未成年人,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多方合作,齐抓共管,精心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

  政策保障

  采取系列措施

  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我市还建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络员制度,市文明办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各县(市)、区也明确了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投入保障机制。

  同时,我市每年组织开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行动。此外,我市还以保护未成年人为重点整顿各类文化市场。

  心理教育

  化解内心困惑

  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关心他们的心灵健康抓起。每个星期日,位于宁波市永丰北路19号的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值班室,都会有2位教师准时守候在那里,等候同学们上门咨询,回答来自全市各地的咨询电话。

  据市教科所专家张骏乐介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异性交往、同龄人交往、学习焦虑、个性情绪。开展这项心理辅导,就是要倾听青少年的情绪宣泄,安抚中小学生的困惑心灵,帮助孩子们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

  自1998年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开通之后,海曙、宁海等县(市)、区也相继开通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热线。此外,我市各中小学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感恩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

  针对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日益侵入校园、影响孩子心灵的现状,我市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与孝敬教育。

  有的学校编写了以孝敬父母为起点的德育教材,如东恩中学的《明理养德》、万里学校的《家庭礼仪规范》。有的学校还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评估体系,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或各类先进个人,学会感恩的内容也体现在中考综合素质测评中。

  我市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卓有成效。以宁波东恩中学为例,学校首先提出孝敬父母的10条内容和要求。建立孝敬父母日制度,把每星期日确定为“孝敬父母日”。把父母的生日确定为“特别孝敬日”。学校还决定在暑寒假中,开展让学生“当一天家”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个孝敬日中,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做几件孝敬父母的实事。

  社区教育

  沟通学校社会

  自今年7月5日放暑假以来,我市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走进社区参加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社区独特的人文资源,我市创办了一批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外来人口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给社区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江东区紫鹃社区居委会首创了适合辖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四点钟学校”,成功地将各种阵地和网络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强化了社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更是发挥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目前,宁波市有不少社区采用了“四点钟学校”的做法。

  亲子教育

  增强教育效果

  我市还利用全市1591所家长学校,在全市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各县(市)、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讲授“如何走出家教误区”、“智力与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专题,引导更多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

  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活动,指导社区利用周边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少年宫、中小学活动场所等开展家长和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亲子活动。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