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手捧水晶杯,十大“阅读之星”欢呼雀跃。记者 刘波 摄
昨天,十大“阅读之星”登台亮相,10个不同年龄、来自不同学校的小“明星”在宁波大剧院舞台上,高高举起水晶奖杯,他们的笑容格外灿烂。是什么让他们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阅读之星”?他们又是如何与阅读结下不解之缘?记者一一采访了这些孩子,了解到了荣誉背后的故事。
爱书家庭孕育“阅读之星”
在万里国际学校读小学三年级的何子懿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小得多。小姑娘眨巴着眼睛,天真一笑,脆生生地说:“开始读书都是姐姐逼的啦!”何子懿有一个比她大10岁左右的姐姐,从小爱看书,发表了许多作品,得奖无数,让做妹妹的非常羡慕。姐姐读大学的时候,何子懿刚上小学,她也想做个像姐姐那样的“才女”。于是姐姐把以前的书找出来,“逼”着识字还不多的妹妹读,起初是简单的童话,后来慢慢转移到一些通俗易懂的名著。姐姐还告诉她,光读是不够的,要做笔记以便记到心里,何子懿都照做了。读书越多,她越能体会到姐姐为什么会放弃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泡在书堆里,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现在,她也开始在一些全国性作文竞赛中获奖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阅读之星”的家里都有爱书之人。江东中心小学的俞钟书告诉记者,他们家最多的就是书,五个书柜都装得满满的。爸爸就是个书迷,给儿子取了这个和大学者钱钟书一样的名字,就是要让孩子爱读书,多读书。
“书虫”习惯可谓同中有异
许多“阅读之星”都有“书痴”“书虫”的外号,他们对书的热爱是一致的,阅读习惯却各不相同。东恩中学的石玮告诉记者,初中学习紧张繁重,所以他读课外书就是“见缝插针”,家里的床头、沙发上、餐桌旁,随处可以看到《南方周末》、《书城》等报刊杂志和“大部头”的文学名著,一闲下来,他就会习惯性地伸手拿来一本,啃得津津有味,常常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时间。
另一名“阅读之星”风趣地说,她的阅读习惯是外婆间接培养出来的。前两年的一个暑假,外婆去证券大厅炒股,总把她也带着。她看不懂股票,觉得无聊,就到旁边的新华书店打发时间。就这样,她的大半个暑假都泡在了书店里。暑假结束,她就成了书迷。现在一到节假日,书店就成了她的“根据地”。
此外,很多的“阅读之星”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边读书边做笔记,摘下一些名言名句,并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刚刚从江北中心小学毕业的冷渊旻告诉记者,几年下来,她的读后感已经写了90多篇。其余几名“阅读之星”也都提到,做笔记能让他们进一步思考,更深刻地理解书中内容。
畅游书海学会做人思考
说起喜欢的书和书中的人物,“阅读之星”们个个如数家珍,说到兴奋处,总是手舞足蹈,他们都从书中找到了不同的东西。海曙中心小学的王泓蓉说,她最喜欢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人公面对厄运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让她学到了许多东西,给了她在成长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俞钟书把除了《红楼梦》之外的四大名著看了个遍,他最喜欢《三国演义》里热热闹闹的场面,也明白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水浒》教会了他一个“义”字,让他明白什么东西是该用生命去争取的;《西游记》告诉他,一个人要有追求,有使命感,才能做成大事。至于《红楼梦》,俞钟书调皮地一笑:“爸爸说这是最好的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过最好等上了中学再看。”
冷渊旻最喜欢读的是历史,从小爸爸就告诉她,读史让人明智。冷渊旻从通俗的历史小说开始读起,渐渐读到《史记》、《唐史》、《宋史》。冷旻渊说,历史书是非常精彩的,不但有许多让她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故事,还蕴藏着许多引人思索的奥秘。比如现在评价很高的王安石,为什么在《宋史》里却不怎么受推崇?读史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让她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记者 樊卓婧
让校园盛开阅读之花
部分“阅读明星学校”开展阅读活动纪实
万里国际学校:
让阅读延伸到家庭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部不断探索推进阅读活动的方式、方法,并把阅读活动从学校推向学生家庭。
为了在一二三年级推进阅读活动。学校不仅给孩子们列出了每学期必读的书目,还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给孩子们大声读书,在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里播下阅读的种子。
怎样让阅读延伸到学生家庭呢?去年,该校想到了开展“书香门第”评比活动这一举措。他们设计了精美的“书香门第”评比卡,在评比卡上,不仅向家长说明开展“亲子阅读,营造书香门第”的意义,还让家长成为孩子的课外老师,积极引导孩子阅读名著精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江北中心小学:
教室里都有图书角
一走进江北中心小学,你就可以感觉到这里浓浓的书香。校园里有个诗歌角,一周一首诗在宣传栏中张贴着,引人注目。每一个教室都建有自己的图书角,专门配备了1~2名学生作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归还等服务工作,每天午间休息时间也是学生们的读书时间,师生们一起交流探讨,分享读书心得,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好图书共分享——我们最喜爱的图书”好书推荐活动,低年级朗读比赛,中年级编写读书小报,高年级“对联、诗文”创作活动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使读书的过程不仅成为学习的过程,也成为开心娱乐的过程。
东恩中学:
阅读课学生最盼望
东恩中学一直致力于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该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宽诚杯”阅读竞赛,“古诗苑漫步”,“书香伴我行”读书交流征文活动,还邀请知名作家作讲座,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语文教学也与学生自由阅读联系起来。尽管初中课业负担沉重,但该校语文老师还是达成了共识:不阅读,学生就无法拥有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面,也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成了学生们最盼望的课。捧着各种各样的名著、散文、传记等自己精心挑选的好书,自由地畅游在精神海洋中,这样的一节课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有着莫大的收获。
江东中心小学:
以课题带动阅读
江东中心小学以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以童书赏读活动促进写作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带动学生阅读。记者在江东中心小学采访时,通过阅读指导教师蔡春梅的电脑,看到了语文组的QQ交流平台上,教师们在热烈地交流着开展阅读活动的情况。以下是记者从该校教师电脑交流平台上摘录的一些内容。李菁老师:“在课题研究的指导下,本学期我们五年级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一批优秀的文学书籍进入孩子们的书包,像校园文学中杨红樱、曹文轩、张之路的轻松幽默、贴近生活的作品,给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精神粮食,使孩子们常常手不释卷。” 记者 毛信意
记者手记
把阅读进行到底!
昨天,千余名我市的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见证了十大“阅读之星”的诞生。这项由本报和市教育局联合发起、新江厦商城协办的全市中小学生“阅读之星”评选公益行动,旨在倡导宁波中小学生开展广泛课外阅读,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克服浮躁心理,以自信健康的精神面貌获取知识,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是对现代学生阅读态度的反思和修正。今年4月,针对宁波中小学生的阅读情况,本报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的课外书局限在对学习有帮助的辅导用书,即便读课外书,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各科目考试和写作能力。这样的阅读态度带着很强的“功利性”,而原本阅读本身的乐趣已无从谈起。学生们都反映自己陷入了“应试阅读”的浮躁中。拿到一本书,一篇精品美文,他们不再从中体会天之大,海之阔,思想之巍巍壮阔,而是条件反射性地概括中心思想,熟记作者、作品年代,以应付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的考试。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阅读悲哀,同时也折射出学生学习上的功利心态。类似的话每个人都曾耳熟,“好好读书,长大了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就能多赚钱”。当读书不再是照亮生命的火把,而成了从物质世界交换价值的筹码,这样的心态下,阅读必然沦落为一种应试的工具,而不再是生活的必需。
人一辈子不读书也能过,但目光可能永远局限在自己生活周围。想要开阔视野,了解更多,阅读无疑是一条捷径,“读史使人明智,文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逻辑使人善辨,哲学使人深刻”(培根)。如果单纯地把收获知识作为阅读的目的,读书的过程就会快乐得多,这也是千百年前人类捧起书籍最原始的动力。
“阅读之星”评选目的就在于倡导阅读心态的回归:淡化功利性,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倡导的阅读强调由广及深,博然后专,获得精神愉悦才是阅读的终极目标。良好的心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带来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让心灵获得纯净,让精神驰骛八方,让我们把阅读进行到底! 记者 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