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文章题为《两岸关系下一个突破:石油合作》的文章,摘要如下:
台湾与大陆开展海空直航,以及扩大大陆观光客赴台的措施,理所当然吸引了全世界注目并给予好评。不过,目前台海两岸透过审慎但基于善意合作推动的这些重要措施,可能只是台湾新领导人马英九总统当选后,两岸加强整合的第一阶段而已。
第二阶段将涉及执行双方政府背书的机构共同推动的重大工业计划,必定会更具挑战性。其实这个阶段也启动了,只是未大张旗鼓而已。
合作计划早已有之
虽然目前外界焦点几乎都摆在航运和观光方面令人振奋的进展,但两岸已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合作探勘与开发方面展开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不仅设定在台湾海峡,也扩及世界其它地区。鉴于石油价格飙涨,以及双方需求不断扩张,这种合作存在明显的经济逻辑。其政治意义也不应被低估,而合作探采油气方面,双方主要合作企业就是,大陆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简称中海油)与台湾的“中国石油公司”(CPC)。
事实上,中海油与中油早自1994年起就默默地在尝试合作。在完成一项初步调查后,双方于2002年签署“台潮”(指台南和大陆潮州之间海域)油矿探勘合约。不过在2005年钻掘一口试油井后,活动便告中止,多半因为陈水扁政府与大陆之间关系日益恶化所致。由于类似原因,一项探勘台海南日岛盆地的合作草约也遭搁置了6年,未获得陈水扁时代的陆委会批准。
马英九3月当选后即恢复这些合作活动。4月中旬,中油董事长潘文炎率团访问中国大陆,与中海油及其它大陆石油公司举行商谈。上个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访问北京,明白显示陆委会在换上新领导层后,已授权江丙坤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讨论油气合作探勘计划。他们的最后公报简短而审慎地提及油气合作计划,足以让关注能源与政治问题的学者注意到,这一议题的细节应很快会在后续会谈中讨论。
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林成蔚向媒体表示,马政府将与大陆合作探勘石油以及两会互设办事处之事提上两岸交流议程,大出民进党所料。
诸多问题困扰两岸
除了海上钻油会面临的一般技术和经费问题外,两岸的合作计划也必须解决若干特殊问题。其中最敏感的是国际法问题。
长久以来,“一个中国”、“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错综复杂的难题始终困扰着两岸交往,北京方面一直试图避免实行任何可能会赋予“台湾当局”合法性的行动,而台北方面则竭尽所能要透过对外互动争取更多的外交承认。虽然中海油与中油之间的合作细节迄未公布,但双方显然对这两个法人实体之间的接触(乃至已成立一家推动石油业务的合资公司)感到满意,而未出现难堪的问题。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就是,双方均宣称对台海握有管辖权。在最终解决这些争执前,双方基于务实目的,通常将其活动限于两岸互相尊重的海峡中线靠己一方。双方海上油气合作计划似乎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共同探采油气必然会跨过这条中线,不过,对此仍有更多的问题待厘清。
合作前景令人期待
另一个模糊但重要的问题是,中油曾在上世纪70年代初签署合约,授权若干美国石油公司探采台海的天然资源,未来各方要如何处理这些合约呢?这些合约从未被执行,因为美国政府担心会招致中国大陆的激烈反应。为此,美国国务院每年都要求相关美国公司援引合约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打算等到两岸关系获得改善,确保不会有麻烦时才执行合约。媒体报道指称,中国大陆公司可能已取得美国公司在这些合约中的权利,以便为其与中油合作铺路。
其它问题则涉及到,中油与中海油或其它大陆石油公司在台海以外推动合作的程度。据报道,双方公司已针对远至厄瓜多尔和澳大利亚的地点做过探油调查,而中油干部最近指出,在成功推动台潮和南日岛计划后,双方也将研究其它海外探油机会。若事情推展顺利,或许北京甚至会考虑让台湾参加其与日本正逐步推进的计划,共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
这种参与当然可以让中海油与中油一起分摊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由于台湾宣称握有钓鱼岛及东海广泛海域的“主权”,而这点与北京主张相似,因此一旦中油加入这项计划,可能会给日本增添压力,迫使其针对这些争执达致可以让“大中华”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至少,也会成为两岸逐步迈向政治和经济整合的另一象征,而这应是北京乐见之事。当然,日本必定会密切关注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相关发展。
虽然关于这一议题的细节迄今仍欠缺透明化,但我们所知的发展已颇令人鼓舞,而且有一件事似乎十分清楚,马英九很够格带领台湾方面推动此事。因为30年前他在哈佛法学院发表博士论文时,就已着手研究东亚地区海上油矿所涉及的国际法问题,此后一直关注后续情势的发展。当然,即便是他,也无法保证新的合作伙伴会找到可商业开采的油气资源,而能否找到可商业开采的油气资源,终究才是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