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记凹凸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君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07-21 13:46:48

他,初中毕业,没有机械专业知识,却带领公司成为浙江的起重机老大;

  他不会外语,却与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巨头有着良好的合作;

  起重机和奥运会似乎没什么关系,但他让它们实现了完美的“联姻”;

  他就是宁波凹凸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君……

  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1984年,从部队退伍的朱剑君到宁波输送机械厂当工人,先后担任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和公司的一把手。2000年5月公司改制,朱剑君四处借款控股了公司并当上了凹凸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产品也从利润微薄的输送带转向利润相对丰厚的起重机械设备。

  从起重机械行业来看,2000年以前国内起重机的生产工艺大都传承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技术上没有更新变革,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制作周期长。当时,朱剑君也碰上了这样的难题。

  在完成改制后,朱剑君带领技术研发团队进行了艰苦的技术攻关,希望能研发出新一代产品抢占市场。2002年底,他们成功研发出了LDC型电动单梁起重机,这一新产品突破了传统起重机的加工制造工艺,使起重机制造简单化,制造周期缩短了1/4,重量减轻了10%,起升高度大大增加。产品研发成功后,于2003年申请了四项专利,并于2004年1月获得了专利授权。这项新技术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也成为凹凸重工供不应求的当家产品。

  牵手“世界500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对于牵手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巨头,朱剑君有着朴素的观念和强烈的冲动。

  2004年,世界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商德国德玛格公司在上海筹建生产基地,希望就近寻找合作伙伴为其生产工作母件,找了全国10多家企业,还是不满意。当年12月,德玛格找到了朱剑君。

  “这可是世界巨头自己找上门来。”当时,朱剑君的感觉非常好。当德国人提出要求时,他傻眼了:这个订单利润薄不说,要求高、时间紧、风险也大。“不仅是我们第一次制造,连德玛格自己也没造过。”

  朱剑君最终还是接了单。事实上,朱剑君算过一笔账,这笔生意其实没产生经济效益。“尽管没钱赚,但这笔生意使我们在设备、工艺和质量上达到了德玛格标准,这比赚钱更重要。”朱剑君说,赚钱和自我提高相比,从长远来看,后者永远是第一位。

  2006年,德玛格公司获悉凹凸重工成功研发出“主梁无对接焊缝大跨度起重机”,一口气订购了20台同类产品——这是中国产起重机产品首次现身起重机故乡德国。

  联手德玛格让朱剑君信心大增,当年,凹凸重工生产的7台高精度室内起重机出口日本,实现中国室内起重机出口日本零的突破。2007年6月14日,凹凸重工生产的一批桥式起重机到达美国西海岸,这是中国产桥式起重运输机械首次以自主品牌登陆北美。

  品尝奥运经济“蛋糕”

  2005年6月,由宁波凹凸重工生产的6台高精度、低噪音起重机安装到了北京建国路98号的北京电视台奥运转播场馆,并顺利通过验收。这些“凹凸造”让同行再次对朱剑君刮目相看。

  2005年初,国内一家影视设备工程公司找到朱剑君,告知他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电视转播工程中标。由于转播过程中要使用到高精度的专业起重机械,要求凹凸重工提供6台专门用于电视转播的悬挂式单梁龙门起重机械设备。

  这个订单的挑战意味很强。全球发送电视转播信号的起重机械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起重高度要精确到30毫米,比如在工作中产生的噪音要低于45分贝,而国家的噪音标准是85分贝,还得要远程控制。

  然而,朱剑君和他的技术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通过创新,顺利完成了这项生产任务。

  尽管这次奥运工程总价值才33万元,但对朱剑君来说,意义非凡。(记者 黄剑跃)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