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欧洲央行总部出席新闻发布会,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现行的4%提高至4.25%。新华社/路透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纷纷发布报告,提醒各国(特别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警惕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官员也在讲话中透露,抑制通胀压力的必要性愈加明显。新一轮加息周期或将拉开序幕。
亚行呼吁警惕通胀压力亚洲开发银行在22日发表的《亚洲经济监测》报告中指出,亚洲新兴经济体应警惕因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第二轮通货膨胀”。
报告说,尽管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已出现放慢趋势,但它们的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仍在持续上升,可能会对相关经济体产生更为广泛的负面影响。亚行预计,相关经济体今年的通胀率可能达到6.3%,超过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受全球经济放缓、国际油价和粮价飙升以及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影响,今明两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9.0%下降到7.6%。
高通胀威胁全球经济此前,IMF在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也强调了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忧虑,认为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通胀率急剧上升的趋势。
报告预测,今明两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达到3.4%和2.3%,比该组织4月份预测值分别高出0.8和0.3个百分点。今明两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预计将达到9.1%和7.4%,比前一次预测值高出1.7和1.8个百分点。相反,与4月份的数据相比,这一最新报告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略微调高了对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预计,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4.1%和3.9%,分别调高了0.4和0.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这似乎说明,在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推动下,“通货膨胀”正在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威胁,新一轮货币政策调整即将开始。
美联储或在10月份加息尽管在IMF的报告中,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看起来并不是十分严峻,但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也逐渐开始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点从各自央行官员的讲话中就可窥见一斑。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投票成员、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加里·斯特恩18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不能等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已确定恢复后,再开始扭转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影响未来,而非当下。据悉,6月份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1.1%,是26年来第二大升幅,显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
芝加哥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数据显示,在斯特恩表态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加息的概率升至64%。
欧洲央行着力稳定物价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8日在一篇访谈中指出,欧洲央行不会同时追求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速放缓两个目标。他解释说,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中期内稳定物价,因为这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
欧元区今年6月份的通胀率升至4%,创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该数字恰好是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警戒线的两倍。为稳定物价,欧洲央行7月3日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4%提高至4.25%,这一举措曾被分析人士视为世界将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的一大重要标志。市场预测,2008年年底以前,欧洲中央银行将维持4.25%的利率水平不变,2009年3月,可能再加息一次。
日本货币政策可能生变在次贷危机冲击下,日本银行也同样面临通胀上行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两难困境中,日本银行选择了“以静制动”的货币政策策略,7月3日,日本银行宣布,维持0.5%的利率水平不变。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日本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或许在通胀压力下有所改变。可视为佐证的是,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18日指出,央行在制订货币政策时,会同时考虑“经济可能减速的风险”以及“通胀可能上升的风险”,不会“厚此薄彼”。而当天公布的上月中旬日本央行政策决策会议记录显示,部分政策委员当时在会议上提出,央行应该把政策重点放在抵御经济增长减速风险方面。
白川方明还指出,目前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达成了一点共识,即如果出现第二轮通货膨胀的风险增加,央行就有必要上调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