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初,我去挪威小城利勒哈默尔采访第十七届冬季奥运会。在体育之外,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这届运动会的全部用纸都做到了回收再生;二是组委会的全体人员均骑自行车上下班;三是这届冬奥会就餐用的盘子都是用土豆做成,回收后可制成饲料。组委会的新闻官告诉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奥委会就致力于环保与体育的结合,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首次使用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从那时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环保与体育、教育文化携手并进,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要素。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一次环保理念的大推广,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绿色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色调之一,并非偶然,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正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向前迈进的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7年来,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事事处处都体现着“绿色”,小到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大到所有竞赛场馆都使用“绿色材料”、奥林匹克中心区全面实现“零排放”。7年来,中国各地每年都要开展“绿色中国迎奥运”为主题的各种环保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重视环保、参与环保的氛围。13亿中国人通过举办奥运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绿色理念,环保已经成为很多人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
几天前,我在英国《泰晤士报》的网站上读到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中国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文章开门见山地说,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国对于解决环境、能源和经济三个全球性问题来说至关重要。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不难看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对世界影响的关注。
回首“绿色奥运”的历程,如果说利勒哈默尔是一个起点的话,那么,北京奥运会则是一次伟大的升级。记得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环保顾问赫格斯约先生曾对我说过,“重视环保是我们的责任。否则,我们的体育运动将没有前途。现在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如果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体育与环保的关系,那将会对整个世界的环境保护产生巨大影响”。是的,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绿色之路,选择了科学发展观,必将会深刻地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
北京奥运会展现出的绿色,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