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向银监会建议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存款业务,并且成立行业协会,实行两级监管体制。”7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北京大学与花旗银行合办的“青年金融家领导力”夏令营中说。
他表示,在中国,小额贷款还处于微利状态,如果没有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行业将难以实现盈利。
赢利困境
此前,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曾透露,国内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最高达到了23%。而世界银行的经验是,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小额贷款的均衡利息率是15%-20%。
人民银行的有关文件规定:利息大于或等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行为。现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7.47%,四倍则为29.88%。虽然国内的小额贷款还算不上严格的“高利贷”,但与银行利息相比仍然高出不少。
高利率是否给小额信贷公司带来了高利润?茅于轼算了一笔账。
1993年起,茅于轼就在山西省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用500元自有资金开始了他小额贷款的尝试,目前,注册资金已发展到100多万元。
这个小额贷款基金每年的成本构成是:贷款利息率是18%,资金成本6%,坏账准备金2%,办公费用、职工工资、通讯费用、房租等6%,折旧费1%。算下来,每年的盈余达到3%,勉强能够实现盈利。
“这还没有考虑到融资成本,我个人也不在这个公司拿工资,不少办公设备也是捐赠的,每年公司员工还会到北京来接受培训,再加上培训费用,就赚不了,也亏不了多少。”茅于轼称。
如此看来,即便是较高的贷款利息,小额贷款公司也只是微利。茅认为,这是因为小额贷款的额度小,风险大,占用人力多,最后就成了高成本。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赞同茅的观点,小额贷款公司跟城市的银行没法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来放款、监督和催款等等,光只人力成本这块,就比城市的银行要多很多。
“很多地方做了低息小额贷款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建议小额贷款低息的人,虽然在道德上占据了优势,但却是典型的为了穷人说话却害了穷人。”茅于轼表示,农户贷款的劳动机会成本几乎为零,没有小额贷款,农户的劳动就没有机会产生效益,而且,农户是不雇佣劳动力的。
建议放开存款业务
据记者了解,世界上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回报率能够达到20%以上,最好的能达到30%。
“那是因为它们规模大,而且能吸收到存款,或是从大银行得到大笔的优惠贷款,有低息的资金来源。”茅于轼称,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还是一个微利行业,要维持盈利,就要维持较高的贷款利息率,并且吸纳低息资金。
根据茅于轼的测算,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如果没有低成本的资金,如小于6%的年息,或一个村的小额贷款公司规模达不到400万元,很难盈利。以他的试点公司为例,如果能够以一比五的比例借到整批贷款,利润将放大五倍,即15%。
“自有资金放款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必须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存款业务。”茅于轼说。他向银监会提出建议,可以根据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经营达到一定时间后,从中挑选优质企业,允许其开展存款业务。
但目前,监管部门还不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
小额贷款公司现由银监会进行监管。不过,茅于轼建议发挥民间监管组织的作用,成立行业协会,由银监会来监管行业协会而非直接面向小额贷款公司。而且,社区组织是最好的农村监管机构,让社区发挥一定的监管作用,是成本最低的监管方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有3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具备了成立行业协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