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石承承 王鹏 实习生 孙晨 通讯员 邵建荣)雨渐渐地停了,看着儿子朝自己小跑过来,76岁的张阿婆露出了笑脸。
昨天下午,18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不停地朝窗外张望,引起乘务员王颖的注意:“婆婆,你要去哪里?”老人呆呆地看着王颖,一句话也不说。
很快,车子到了终点站徐家漕,满车乘客渐渐散去,只留下老人在场站徘徊。一看情形不对,王颖把老人带到场站办公室。
“婆婆,你家住在哪里?家里电话多少?”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老人始终记不起这些事情。“你们先别问,让老人冷静一下,说不定她能想起来。”站长说。“我家住在黄鹂新村。”过了十几分钟,老人终于记起来了。
永昌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励亚波告诉记者,老人不记得自己住在黄鹂新村哪一幢。她带了公交卡,他们查询公交IC卡中心的登记资料,才知道老人姓张,登记的地址是解放北路60号,但这并非老人的家,登记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被送往黄鹂新村的路上,张阿婆终于想起自己出门的原因:“老伴住院了,我是去医院看他的。”
“对了,就是这样的房子。”车子缓缓驶进黄鹂新村,张阿婆指着窗外说,然后又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里是我儿子家,我儿子叫李骥彪。”
“我马上就过来。”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下,李骥彪很快赶到。他告诉记者,母亲有点老年痴呆,以前曾走失过,每次都被好心人送回来,“我刚刚和妹妹通过电话,她还说母亲在楼下公园散步,谁知道出了这种事。”
励亚波说,他们曾找过老人身上是否有小纸条,可没找到,“老人外出时,身上最好备一张便条,上面记下老人的姓名、地址、联系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