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从2005年的998.23点经过了大约两年的牛市以后,在2007年的10月16日到达其最高峰6124.04点,自此进入了大幅度调整阶段,2008年7月3日探至本轮行情的最低点2566.53点,此前更是创下了“十连阴”的历史新纪录。
在此轮股市的大幅调整中,各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市场的调整既是对过去股指涨得过快过急所导致的泡沫的一种修正,更是受宏观经济减速和资本市场自身缺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转轨时期所带来的阵痛。经过这种急涨骤跌的阵痛之后,维持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已成人心所向的期待。
从巅峰到谷底:A股市场“熊”冠全球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沪深两市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其中,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点,6月末收于2736.1点,下跌2536.7点,跌幅达48%。此时,上证综指以48%的跌幅位居世界第二,越南证交所指数以56.92%位居全球股市跌幅之首。
然而,自7月份以来越南股市出现回暖迹象,指数上涨19.68%,而我国A股市场延续了上半年的颓势,一举超越越南成为了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深的股市。根据Bloomberg数据统计显示,上证综指今年以来下跌了48.97%,位居全球主要股指下跌榜的首位(不考虑货币调整因素)。
中国股市的下跌幅度,不但远远超过了受次贷危机影响的美国股市,也超过了经济恶化的越南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
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617只个股被腰斩,跌幅达四成的多达1038只个股。而在1543只有交易记录的A股之中,半年以来仅有78只个股累计上涨。而A股最大的权重股中石油在7月1日创新低14.40元,跌破发行价近14%。
比较中、美主要股指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沪深300指数遭遇“腰斩”之痛,股指大幅下挫2600多点,跌幅达到49%左右。而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跌幅仅为15%左右,如果考虑到半年来美元下跌的因素,则标普500指数实际下跌20%左右,不过相对于我国股市的暴跌仍旧不可同日而语。
反观深陷金融动荡而一度关停的越南股市,今年以来的跌幅也只达到了47%左右,弱于我国A股的下跌程度。另外从和A股市场联动性更大的香港股市来看,同期市场也只下跌了逾两成,和美国股市的跌幅基本持平。
痛定思痛:透视股市暴跌的原因
面对股市的“跌跌不休”,大部分投资者的财产都急剧缩水,购买力降低,有人发出疑问:A股市场究竟怎么了?底部在哪里?未来的走势会怎样?
在目前的情况下,各路精英都纷纷出来表态,从各个方面探寻市场底部究竟在何处。但仍无人敢说,下跌已经结束。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都看不懂现在的股市,前期唱多的证券公司也变得更为谨慎。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多数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在诸多下跌的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国际机构瑞士银行的证券研究部主管梁忠表示,真正导致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在于近一轮宏观经济周期高峰已过,美国次贷危机使得我国内外部经济环境不乐观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易方达等基金也表示,当前的市场或反应了中国经济转轨的必然途径,即由粗放的、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逐步转变为集约的、以消费为主导的内生型经济。一旦成功转型,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将更加持续。但是,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将在所难免。
6月19日,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08全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9.8%,经济增长率放缓到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而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在冰雪、地震、美国次贷危机、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等诸多严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10.4%,较此前有所回落。根据相关的推算,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与上证指数变化率的相关度达到0.71。我们知道,如果两者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相关度则为1,而0.71的相关度已经足够显示GDP增长率的变化与上证指数变化率的相关性是比较大的。从逻辑上讲,宏观经济的放缓,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也影响了股票的估价水平。
今年以来,随着股改限售股解禁数量的逐渐增加,市场比较普遍的观点是,限售股的大量解禁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少人甚至认为解禁股大量上市是今年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这方面,吴晓求、刘纪鹏等当年参与股改制度设计的学者认为股改总体成功,但存在大小非“锁一爬二”制度设计上的后遗症。
有些学者进一步反思股改说,当时非流通股应立即流通,或者应要求延长锁定期到10年,也有学者认为大小非历史持股成本低,因此要求征收大小非所减持股份获利部分的高额资本利得税,以制约大小非流通速度,减弱其减持行为对股市的压力。
对此,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持不同的观点。天相投资董事长林义相称,至少从数字上看,大小非根本不是这一轮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也认为,大盘暴跌与大小非减持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国股市从2005年底涨到2007年10月份,由于泡沫不断催生,市盈率达到65倍以后,泡沫一定会破。
业内人士表示,2008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因为产业资本加入进来,股市估值体系会逐步形成,未来会在众多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股市转轨: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了,健康完善、安全运行的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也要求资本市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说,资本市场的稳定,事关国家发展和百姓民生。
但是应该承认,作为新兴市场,我们的股市还有着太多的不成熟的地方。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四次发言,阐述了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看法。“我国资本市场依然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在新的运行环境下,一些老问题将逐步化解,一些新问题又逐步显现,市场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在股市内外部复杂因素和市场自身调整需求的交织影响下,市场运行波动性加大,投资者信心受挫。”在6月22日的证监会党委会议上,尚福林这样表述。
实际上,大小非减持是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一部分,应属尚福林所说“将逐步化解”的“老问题”。业内人士担忧,如果大小非减持对股市造成了灾害性冲击,则股权分置改革的后半场难说是成功的。根据相关数据,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总股本为1.82万亿股,总市值17.8万亿元,两市总流通股本6040亿股,总流通市值5.96万亿元,大小非全部解禁后,市场容量将增加两倍。
大小非减持的确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尚福林对此是有忧虑的。管理层近日也陆续表达了诸如“希望大小非减持合规进行”、“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等观点。
除了股改遗留问题之外,新股发行制度中的种种缺陷也颇遭人诟病,改革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发行过程过度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二是询价环节流于形式没发挥市场定价作用。一段时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曾在很多场合呼吁过要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北京大学金融和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坦言,“我国一级市场上的利润几乎全部被机构独占了,这种制度必须要改革。”
实际上,在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管理层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有关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比如,6月13日公布立案查处中捷股份、九发股份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案,这是刑法修正案(六)实施后涉及此类犯罪的第一案;6月15日宣布全面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6月27日公布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和风险资本计算的规定;7月4日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迈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化监管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一系列法律和规章的出台,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在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缺陷得到积极的修正后,中国股市则将跨越转轨时期的阵痛,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记者:张汉青方家喜)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表示,尽管今年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但机构投资人发展呈现上升态势。“机构投资者增加,就增加了资金,他们参与市场的热情,没有减少。”
在谈及机构投资人发展时,有关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新发基金51只,募集资金1000多亿,新增QFII六家,QFII累计新增额度100多亿美元。其他如集合理财、资产管理计划、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一批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积极参与市场活动。
随着奥运会脚步的临近,沪深股市本周呈现平稳运行之势,做空动力渐显不足,两市周线双双收红。2008年以来沪深股市频繁出现的大起大落之势有所“收敛”。这似乎是一个标志:A股已经回落到或者接近于它在过去9个月来一直寻找的合理估值区间。
在震荡筑底中,A股市场吸引力逐渐显现,一些值得把握的“结构性机会”也悄然走近。在“稳定”的强音中,市场人气逐步凝聚,投资信心正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