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一件事情,从第一天起就让举国期待、举世瞩目——这便是2008北京奥运会。而在这场“盛宴”的背后,无数的人们在幕后忙碌着,分享着属于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今天,本刊为你撷取几位参与奥运会的宁波人的经历。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个激动人心的盛会变得与众不同,他们肩负着同一个梦想,尽情挥洒着智慧与汗水,为中国人争光,为宁波人争光。
参与奥运工程成为人生最丰富的一页
吴竞军: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
随着奥运会开幕时间的临近,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的吴竞军,正和其他的工程建设者们一起,以倒计时的心情,为奥运会递交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曾一度担任过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的吴竞军近两年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前,介绍工程的进展情况,而大多数宁波人却不知道,这位思路缜密的发言人就是阿拉宁波人。
今年41岁的吴竞军,毕业于河南工学院工民建专业,后带职在清华大学读硕士。他在北京城建集团工作多年,从施工员一直干到总工程师。2003年,吴竞军以总工程师的身份进驻“鸟巢”工程,第二年到指挥部任总工程师,2006年兼任新闻发言人。
作为奥运工程这一巨大战役的总工程师,吴竞军深知肩头的重任,时常奔忙在各个工程的工地间,查看进展情况,解决种种技术问题。
北京2008奥运工程主要包括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8个临时场馆和十余项重要配套项目。可以说整个奥运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钢结构施工技术。比如“鸟巢”,厚钢板的焊接技术,箱型弯扭构件及微扭节点制作技术,“水立方”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施工技术,国家体育馆大跨度双向张弦钢屋架及带索累积滑移施工技术,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93米直径预应力弦支穹顶技术施工技术等,经过专家论证,奥运工程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几天,工程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5年多的艰辛,就要在奥运期间得以全面的检阅和展示。吴竞军告诉记者,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感受来不及细品。但我们相信,这几年吴竞军为奥运工程奔忙的经历,将沉淀为人生中最丰盛的一页。
奥运转播的起重设备生产商
朱剑君:宁波凹凸重工董事长
对于朱剑君来说,奥运商机完全是自动送上门来的。2004年3月,办公室里来了一批客人,要求他们赶制一批起重机,数量不多,7台,用途却极有意义,用于2008年转播奥运会排球、篮球和羽毛球等球赛过程中升降幕布。
对方说,需要寻找专业的起重机生产商来提供起重机械,在国内寻找了很多生产厂家,都表示无力完成订单,最后找到了凹凸重工。
订单不大,约33万元,起重机的规格也不大,因为起重量小,但对产品的要求却前所未有的高:用于奥运转播的起重设备跟其他工程的要求很不一样,要求噪音低、运行平稳、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故障率低,还要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这些技术上的要求,对于国内当时的一些起重机生产厂家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朱剑君却相信自己能做到。他果断地接下了这笔金额不大,难度系数较高的单子,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组织人手,开始了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自主创新,同时借鉴了国际的先进经验。”朱剑君说,任何的成功其实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具体到这批起重机,针对低噪音要求,凹凸重工的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在设计上使用了柔性设计理念,电机采用双速软启动,传动齿轮采用研磨加工技术,运行机构采用柔性连接,有效地降低了噪音。
在这个过程中,朱剑君和他的团队还参考合作伙伴、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商之一的德国德玛格的设计思路,在起重系统中采用自动化计算机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解决了远程控制的技术难题。
2007年初,产品按照要求下线,并经国家技监部门检验完全合格,接收单位非常满意,而这也意味着这批用于奥运会的起重机,其技术水准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朱剑君来说,这批订单的完成其意义不仅是参与了奥运经济,还是一个宁波企业家敢于闯敢于创新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