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正在运作筹建国内首个离岸金融中心,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方案,近期将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记者了解到,天津方面紧锣密鼓运作该项目已两年有余。设计中的离岸金融中心将采取内外分离型模式。
离岸金融中心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中心。一般有三种模式:内外分离型、内外混合型、避税港型。
“如果能够顺利获批,可视作继OTC之后天津金融领域另一个重大利好。”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文增表示。
采取内外分离模式“目前,滨海新区离岸金融中心项目已完成整体规划方案,并进入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审批程序阶段,预计不久项目可进行实质性启动阶段。”一位参与此项目的核心专家表示。
“设计中的天津离岸金融中心将采取内外分离型的模式建立。”该专家表示。
所谓内外分离型,是指其开展的离岸金融业务专门针对非居民,金融监管机构对非居民的交易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对境外资金的流入不实行国内的税制,也不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因为是不同的政策,所以要求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把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的业务实行分账管理,各设一套账簿,以求将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严格分离开来,以免境外金融干扰和冲击国内金融。
在经营主体上,未来天津筹建离岸金融中心要在保障内外资银行同等待遇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努力发展中资银行。
目前滨海新区内的离岸金融业务主要在保税区和港口内进行,外资银行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主力军。
据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发布的《天津市外资银行离岸业务调研报告》,截至2005年9月,天津市共有外资银行14家,有11家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
外资银行开展的离岸金融业务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包括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外汇担保、咨询及见证业务等。
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开展的业务更为有限。而除银行之外,也有项目组成员透露,开办离岸业务还将考虑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目前离岸业务经过20年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银行业务,还包括私人银行,集合投资、对冲基金、公开市场基金、资产管理、SPE、信托业务、结构化的理财、再保险等业务。
“不是简单的银行业务的概念,银行一家是做不完的。”该人士表示。
而在交易币种上,未来天津离岸金融中心或将遵循“先外币后本币”的原则。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外币业务仍为离岸金融业务的主流。而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9月在外汇管理体制方面的七项改革举措,为开展新区外币离岸金融业务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在新区有限发展外币离岸业务既符合国际经验,也适合新区的实际。”该专家表示。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具体目标是:用10-15年的时间,把天津滨海新区建成重要的离岸基金中心、重要的离岸保险中心和重要的离岸银行业务中心。力争到2020年,天津滨海离岸中心成为全球拥有包括人民币及其各衍生工具所有交易品种、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离岸市场和规模较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结算中心。
落地东疆保税港“离岸金融中心初期考虑设立一个独立的‘离岸区’,在物理上划定一个特定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参与项目工作组的一位专家表示。
这样的设置更多是出于监管层的担心。划定一个相对封闭的隔离区域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离岸业务对在岸金融体系的冲击。
,此前对于离岸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天津方面也提出了诸多选项,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最终确定落地在刚封关运作不久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东疆保税港区位于天津港的最东端,填海造陆而成,2006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占地4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一期于2007年12月11日正式封关运作。
“东疆保税港未来将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自由港,按照国际经验一些规模较大的著名的自由港,都有较发达的金融业特别是离岸金融的支撑。”李文增称。
东疆保税港区的官员也认为这是港区发展“千载难逢的一个好机会”。
“天津东疆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离岸金融业。”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示,未来一段时间,东疆保税港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产业:
首先,建立中国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
其次,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广泛开展。首先落实已经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离岸分部,推动在滨海新区注册的金融机构在此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在东疆保税港区内注册企业可以开立离岸账户。
第三,建设离岸金融产业发展的硬件载体。尽快搞好离岸金融区建设性规划设计,加快离岸金融发展大厦等硬件设施建设,促进离岸金融产业实质发展。
最后,落实外汇改革管理政策措施。按照资金可以方便流入流出的目标,在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和境内外投资方面,在全国先行先试简化管理和审批的方式。
“相对于市里的方案,我们自己也提出了一些设想,主要包括上面几点。”该负责人表示。
而据本报了解,东疆保税港区在作出上述设想时更强调可操作性,更多考虑到“突破国家现有政策限制的可能性”。
比如机构的引入方面,东疆保税港区的设想更注重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引进。
“让包括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有牌照的内资行先过来,他们在国内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很多年了,都已经熟悉这个业务了,很容易开展起来。”该负责人表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首先遇到的是牌照问题,我觉得政策突破比较难。”
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东疆保税港区正在与浦发银行总部进行谈判,希望对方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一个离岸分部,专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同时,协助天津本地的渤海银行向相关监管当局申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牌照。此外,保税港区还考虑与中行合作,将其中行的海外机构引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筹建离岸金融中心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突破很多现有的政策限制。”该负责人表示。
幕后推手昆仑国际天津筹办离岸金融中心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家名为“KVB昆仑国际”的海外金融公司是重要的背后推手之一。
这家注册地在新西兰的金融公司,由一位大陆移民在2001年创办。该公司主要为海外华人提供金融投资产品和外汇交易服务,目前已占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裔金融市场的主要份额。
KVB昆仑国际能介入离岸金融中心设计,可谓恰逢其时。
2006年6月,KVB昆仑国际启动“战略投资中国天津滨海计划”。其时,正值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正式对外发布。该《意见》明确天津可在离岸金融业务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7月29日,在北京朝阳区KVB昆仑国际中国(北京)代表处,通过挂在墙上的视频会议系统,远在奥克兰总部的KVB昆仑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刘欣诺接受了。
“当时看到20号文很受鼓舞,认为这个与我们想推的理念和产品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就跟天津市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来谈离岸金融这个事,双方逐渐达成合作意愿,并开始了由立项到推动的过程。”刘欣诺表示。
刘是天津人,亦为KVB昆仑国际创始人之一。目前他受聘兼任天津滨海金融发展战略顾问,并参与到天津筹办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个过程中。
据他介绍,最初之所以会向天津倡议建离岸金融中心,一方面源自于国内金融发展现状,上海、深圳都已拥有大量在岸的金融机构、设施,资本市场也落户两地,其金融市场体系大致已经建立起来,天津若想后发制胜,发展离岸金融是一条捷径;另一方面,KVB昆仑国际本身也是离岸业务的实践者,在国际离岸业务方面有很多经验。
也正是在2006年年中,天津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离岸金融中心的筹建工作。
据记者从接近该工作小组的人士处获悉,该小组由天津市金融办牵头,成员涉及到众多政府监管部门及当地的一些大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如银监会、人行、泰达、天津港以及KVB昆仑国际。
其中,KVB昆仑国际方面有一个4人的工作团队,直接参与到该项目中,“与天津方面开碰头会、进行调研、落实项目细节等”。
同时,该公司还外聘了国内一批熟悉离岸金融业的专家学者作为项目组的“学术顾问”,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我们公司内部也有一些专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比如新西兰公司的总裁,曾任新西兰期货和期权交易所(NZFOE)主席,非常有经验,”刘欣诺称,“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个公司都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项目组成立之后,双方互动频繁。
2008年3月份,天津市还派出一支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津渡、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天津市金融服务办副主任刘宁等人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到访KVB昆仑国际总部,考察“先进离岸金融运作理念和模式”。
而刘欣诺亦坦言,迄今两年多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理念的碰撞是“最大的挑战”。
“政府考虑的问题会比较多一些,比如监管方面等,而我们则更多考虑这个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刘欣诺表示。
筹建中的天津离岸金融中心是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还是拘泥于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在刘欣诺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比如,现在的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迪拜,没人关心它所在的阿拉伯国家是个什么样子,只要那里建立起一个国际通行的体系,就会被看作是一个离岸金融的中心。
“这个体系,就好像是一个电源的插座,别人来了能够插进去,使得整个机器运转起来。”刘欣诺打了个比喻。
就此,KVB昆仑国际在项目组中给天津市政府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包括发展模式、区位选择、制度要素、将来可能的业务发展的战略和布局、业务的监管及发展的步骤等。
“至于最后政府是全盘采纳,还是做一些过滤性吸收,就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了。”刘欣诺表示。
此外,刘欣诺也并不讳言,KVB昆仑国际在与天津合作中也能获取不菲的收益。
“市里面也明确表示过,在日后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上,应该有一个先到先得。”刘欣诺表示,“如果这个市场有一天能做了,需要有外资的介入,我们肯定是合资机构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