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外国记者眼中的胡锦涛:不时微笑展现大度自信
稿源: 新华网  | 2008-08-04 19:46:39

记者会前后,胡锦涛均与外国记者一一握手,让外国记者倍感亲切。 新华社发

  “他给我一个很大的微笑”

  “他时不时微笑,手势活跃,甚至还开起了玩笑,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国家领导人沉闷刻板的印象。”——路透社北京分社社长林洸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8月1日上午9点半,伊扎特早早地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这位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正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出现。

  在现场,和伊扎特一起默默等候的还有24家其他国际媒体的驻京记者们。约半个小时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不远处款款走来,他身穿黑色西服,白色衬衫搭配红色领带,戴着金丝边眼镜。

  记者们已经一字排开,等待和这位中国国家主席握手。“胡主席,你好!我是来自半岛电视台的伊扎特。”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走到伊扎特面前时,他迫不及待地把手伸了过去,驻北京多年,这是他与胡锦涛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欢迎,欢迎。”胡锦涛回应说。

  回想起两天前的这一幕,8月3日,伊扎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说:“他给我一个很大的微笑,这让我非常舒服。”

  握手完毕,胡锦涛和这25家外国媒体进行了长达70分钟的交流。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斌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国际公关行为。”

  “他展现了大度和自信”

  获邀的25家记者来自世界各地,据与会的外国记者透露,既有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也有南非广播公司、西班牙通讯社、《澳大利亚人报》、韩国《东亚日报》等这些中国读者不是很熟悉的外国媒体。

  采访被安排在奥运开幕前一周进行,外媒纷纷解读这背后的深意,新加坡《联合早报》叶鹏飞的看法是“试图向外界说明中国举办奥运的开放合作精神”。事实上,西方记者的11个问题也都围绕奥运展开。对于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关于奥运政治化的问题,胡锦涛重申了中国要办好这场四年一度全球体育盛会的诚意,并称将奥运会政治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今年以来,外国一些政要、个人、媒体频繁向北京奥运发难。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冯昭奎认为, 在饱受西方围剿的关键时刻,胡锦涛的挺身而出展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大度。“西方对我们傲慢,反过来我们对人家不能傲慢。”

  被问及他个人对中国有什么梦想,胡锦涛说:“我的梦想和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一致的。我始终认为,作为国家领导人,必须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利益。要想人民之所想、办人民之所需。”

  伊扎特提的问题则跟“中国威胁论”有关——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将增强中国综合实力,你是否担心这会在国际上强化“中国威胁论”?之所以提这个问题,伊扎特解释说:“最近在北京街头,很多中国公民在开车时挂上了旗帜,民族精神又重新被点燃,但西方很多人却不愿意看到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又开始提中国威胁论。”

  尽管胡锦涛“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和威胁任何人”这样的回答,伊扎特觉得并不意外,但他也认为,“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这是一个更有意义的立场。他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大度和自信。”

  “不时微笑,还开起了玩笑”

  在路透社北京分社社长林洸耀的眼中,胡锦涛一直是一位很有自信的人。

  除了胡锦涛进出人民大会堂时都跟记者们握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让林洸耀深切感受到了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亲切的作风。当他向胡锦涛抛出问题后,许多外国记者都盯着胡锦涛听他回答,而精通中文的林洸耀却埋头记起了笔记,等到翻译开始翻译的时候,林洸耀就抬头看胡锦涛。“好像主席也在看我这边,因为是我问的问题,他也微笑,我也微笑。”林洸耀向《国际先驱导报》回忆说。

  这样的亲和力,林洸耀并非第一次领略。“每天晚上7点,我们都会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他经常跟老人、小孩交谈,来展现他的亲和力。”林洸耀后来在文章中写道:“他时不时微笑,手势活跃,甚至还开起了玩笑,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国家领导人沉闷刻板的印象。”

  这个玩笑,叶鹏飞也注意到了。在第二天出版的《联合早报》上这样,他这样描述那天的情景:

  当胡锦涛被主持采访活动的外交部新闻司长刘建超提醒说,规划采访时间已经到了,他笑着表示愿意再接受一个提问,并在回答时表现得相当轻松幽默。记者假设性地问他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参加哪些奥运体育比赛。胡锦涛听完翻译后笑着说:“哟!没想到最后一个题目是最难回答的题目!” 他透露了自己的运动喜好:“我比较喜欢乒乓球、游泳”,接着表示“如果让我选择比赛项目的话,我会选择乒乓球”。不料他紧接着又笑着补了一段说:“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名单啊,已经对外公布了,因此我这个愿望看起来是难以实现了!”

  在伊扎特看来,胡锦涛幽默的回答是很必要的。“一个领导人跟外国记者见面的时候,不是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

  “能跟胡主席常碰面就好了”

  伊扎特期待,日后,跟中国领导人这样的碰面能成为一个长期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是有大事的时候才请我们。”伊扎特说,这避免给一些西方媒体造成口实,“他们会认为,中国利用这些世界媒体,因为奥运来了。”

  他建议说,碰面的领导人也不一定局限在胡主席,也可以是温总理,或者外交部长。“这对中国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经济影响全球,在国际平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是中国政府在世界媒体上发出的声音还比较少。”伊扎特说:“我们很乐意给中国官方领导人一个窗口,让他们的声音被世界听到更多一些。”

  对此,史安斌也很认同。“应该把这样的形式常态化,对大国更应该是常态。”史安斌认为,全球对中国领导人非常期待,但是每年只有一次总理见面会。而在形式上,他也认为可以更加开放。“比如设成记者招待会的形式,邀请更多的媒体参与。”

  中国已经在与世界接轨。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一个月前,胡锦涛前往人民网与中国网民聊天。“不到一个月时间,又跟这么多外国媒体见面,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用国际传媒的思维进行媒体公关。”史安斌说。

  国际媒体的公关只是其中一环。史安斌认为,中国媒体自己的观念也要进步,摒弃原有的条条框框,在如何塑造领导人的形象上多下功夫。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