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输入型通胀是造成通胀主要“推手”吗
稿源: 新华网  | 2008-08-11 08:29:24

  问:近期一些专业人士指出,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其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我们不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经济过热带来的需求拉动型通胀。中国不应采取过度行政调控、使经济大幅减速的方式来应对通胀,特别是考虑到外部环境将显著对中国出口不利的局面下。请问,何谓输入型通胀?它是造成我国通胀的主要“推手”吗?

  ——上海银城中路袁琪

  答:自2007年3月以来,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一直维持在3%以上,并且一路攀升,至今年2月份达到8.7%的高点,最近一个月的数据也基本维持在7%以上。可以说,我国正经历着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长期存在必然会对一国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予以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已将其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然而,通胀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对通胀原因的正确把握之上,溯本求源,否则就可能导致政策调控手段的错配。

  近段时间,国内金融界众多学者和专家,都对此次国内通胀的原因发表了许多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目前的通胀具备输入型通胀的典型特征,国内价格的上涨主要来源于国际通胀的存在,特别是能源和初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促成了国内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将国内通胀主要归咎于货币供应量增加所导致的总需求扩张。实际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价格的影响因素本身就复杂,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特征下,更有可能出现多重性的通胀原因。

  所谓输入型通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的上涨通过贸易等途径转移到国内,导致国内价格普遍持续地上涨。一般而言,在浮动汇率制度之下,本国货币的升值可能会抵消一部分进口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涨,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相对稳定。但在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水平的刚性,将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反映为国内价格的同比例上升,形成较为明显的输入型通胀。

  自年初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和初级原材料价格快速走高,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50%,一度达到146美元的历史高点;国际粮食价格则上涨了近3倍;铜等有色金属价格也继续维持高位。由于能源和初级原材料构成了我国进口产品的主要部分,加之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导致国内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商品价格跟随大幅攀升。在成本推动的作用下,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最终产品价格的方式,抵消成本上升可能对利润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了国内消费价格指数,即CPI的快速上扬。此外,我国所进口初级产品的供给,大都呈现出集中垄断的趋势,如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使得国内进口商与国外出口商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一旦国际价格上涨,进口商将承担只能被动地接受大部分涨幅的压力,从而使国内通胀更为明显。可见,当前我国发生的通胀,的确存在输入型通胀的因素。

  但要回答输入型通胀是不是造成通胀的主要“推手”,还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

  观察近一年半国内企业利润的走势可以发现,剔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产品价格受管制的企业后,我国企业整体的利润,在今年一季度之前仍然维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在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同时,市场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依旧很旺。因此,通胀中需求拉动的作用也必然同时存在。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2007年一年的时间内,我国新增外汇储备4619亿美元,增幅达43%。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内的外汇占款,央行由此被动投放出巨额的基础货币,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而货币的增加,必然导致社会总需求的上升。在社会总供给增长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物价的普遍上涨自然发生。

  从今年1月开始,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仅从需求的角度而言,此时的消费物价指数应该开始回落。但实际上,剔除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依旧较快,因此,成本推动可能是近段时间国内通胀更为主要的原因。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我国工业企业整体的利润总额出现大幅下滑,输入型通胀带来的企业利润挤压现象被充分反映出来。企业为了转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开始提高最终产品价格。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使得企业产品销售量出现下滑,从而使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下降。所以,将输入型通胀看作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通胀的主要推手,是基本恰当的。

  当然,并不能因此就否定最近央行实施的一些冲销干预政策。如果没有通过冲销干预回收经济体内一部分的货币,可能会使国内物价重新回到2007年出现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将更为困难。总的来看,不论是输入型通胀,还是需求拉动型通胀,其传导机制都与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调整机制有关。这说明,一国单一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的政策空间是有限的,过度使用还有可能对国内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包含汇率政策在内的多种政策进行调节,从而有效降低整体物价水平。(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红忠)

【编辑: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