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多次加息不见效 印度通胀率13年来首次超过12%
稿源: 中国证券报  | 2008-08-11 09:00:39

  高油价给印度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印度政府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下旬,该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2.1%,略高于前一周的11.98%,为13年来首次超过12%。

  多次加息后通胀率不降反升,印度央行的加息政策遭到广泛质疑。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政府目前没有找到有效抑制通胀率高企的办法,印度经济有可能陷入“高通胀?加息?更高通胀”的恶性循环。

  商品价格上涨为主因

  尽管印度财政部在宣布上述数据的同时强调,印度此前涨价的一些基本商品的价格“或多或少已经稳定下来,包括粮食、食用油、蔬菜、乳制品和其他商品,如肥皂和安全火柴等”,但该国经济学家仍然普遍将商品价格上涨看作是通胀率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印度棉花与毛纺纱、白色印刷纸、水泥、新闻用纸和糖的价格呈上升趋势,小麦和稻米的价格则有所下降。

  在拉动印度通胀率飞涨的部分商品中,价格高企的石油起到了主导作用。据介绍,在印度最受关注的通胀基准??批发价格指数构成中,食品所占权重只有15.402%,燃料、动力、照明与润滑油的权重则达到14.226%。今年以来飙升的高油价直接拉升这部分的价格指数,而占权重63.749%的制成品价格也会间接受到油价上涨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仍处于制造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对能源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数据显示,高油价已经给印度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今年第一季度,印度燃料补贴支出达到190亿美元,直接导致该国政府在6月4日提高汽油和柴油的价格。经济学家因此担心,持续高油价将引发政府补贴不断提高,导致财政赤字恶化。一旦政府进一步减少补贴,油价必将大幅攀升并继续推高通胀。

  高通胀引发连续加息

  在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的推动下,印度的通胀水平在今年2月突破该国央行设定的5%的警戒线后,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一路攀升至目前的13年来高位。而在此前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的半年多里,该国通胀率仅在4.7%的基础上上升了不到0.5个百分点。

  印度贫困人口占20%,高通胀带来的社会风险极大。印度央行已经在7月底把截至明年3月底的该国本财政年度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至8%,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期值为7%或8%。印度央行今年采取连续加息措施,强制高通胀率回落。7月29日,印度央行作出了两个月内的第三次加息决定,把基准回购利率从8.5%上调至9%,即时生效;存款准备金率从8.75%提高至9%,8月30日开始生效。

  这是印度央行今年第二次超出市场预期,直接将利率上调50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该国仍然将放缓需求作为首要目标,且印度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有可能受到进一步的不利影响。考虑到2008年全年的通胀率都可能居高不下,印度央行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收紧银根。

  紧缩货币政策遇窘境

  印度央行的连续加息曾被广泛解读成印度“抑制高通胀率的坚定决心”。但实际上,该行的货币紧缩政策频繁“出招”,却一直被外界认为收效甚微。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7月5日至12日,印度当周通胀率从11.91%微幅下降至11.89%时,印度的政府官员曾表示,通胀率的略微回落并不意味着一个好消息,因为一旦通胀率再次上扬,印度政府并没有太多办法加以抑制。印度经济学家的说法则更加明确,他们认为,目前印度唯一能够出台的措施,“也只有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了”。然而多次加息后,通胀率不降反升,招致了印度国内广泛的质疑。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米特拉表示,印度央行连续三个季度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却无法降低通胀率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有高达93%的劳动者为私营部门工作,印度4400万个企业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银行贷款。“紧缩银根,最终缩紧的只是国营企业的银根”。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印度国内质疑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声音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中的私营部门。

  分析人士还指出,在“高通胀?加息?更高通胀”的恶性循环背后,印度将会付出经济增速减缓和失业率上升的代价。

【编辑: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