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李洁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热钱”产生的原因不一,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甚至成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
消除套利预期是减少“热钱”流入的最有效方式。各种因素导致的套利机会是吸引“热钱”流入的基本因素。一国货币面临升值或与国外存在正的利率差时,通常会出现“热钱”流入。因此,完善汇率机制及制定合理的利率政策能有效减少“热钱”流入。
在套利预期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对跨境资本流动征税及实行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都能增加“热钱”套利成本,从而有效抑制国际“热钱”大量涌入。
对跨境资本流动直接征税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1972年首次提出的,因此该税种被称为“托宾税”。
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则相当于对资本流入间接征税,实行该制度的典型国家是智利。智利政府1991年7月开始对除贸易信贷以外的所有国外借款征收20%的1年期无息准备金,此后无息准备金比率被提高到30%,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多数外国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流入智利的资本期限延长,提高了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采取直接的金融管制措施(如限制外资进入某些领域、规定最短停留期限)、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以及加大反洗钱力度等都有助于应对“热钱”冲击。
反洗钱不仅涉及反恐和防止犯罪活动,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投机资本也是反洗钱的重点打击对象,因此发达国家历来重视反洗钱。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发达国家以反恐为由,加强了对各类市场操纵行为和投机资本的打击。其中,美国不仅要求本国相关部门,而且要求其他国家配合其对可疑资金和账户的检查。
除加强对“热钱”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外,经受过1997年金融风暴沉重打击的亚洲国家正联手修筑一道“防波堤”,以遏制“热钱”兴风作浪。
今年5月,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3国财政部长宣布,将出资至少800亿美元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
根据此次财长会议达成的协议,共同外汇储备基金中80%的金额将由中日韩3国提供,余下20%由东盟国家负担。13国已就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的一些原则问题达成一致,但许多细节仍有待讨论。这一基金有望最早在明年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