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董峻
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粮食增产,连续5年夏粮丰收,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四增五丰”,并于去年重登10000亿斤台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粮食连年丰收证明了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政策的成功。”尹成杰表示,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五个“一号文件”制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对于粮食生产稳定恢复发展,保证农产品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和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着逐步健全完善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近些年形成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和“四减免、四补贴”政策,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至2007年年末,国家已废止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仅此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持续增长。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为1905亿元,2007年提高到3917亿元,增长106%,其中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合计513.97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并且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252.5亿元,且主要用于直接补贴农民。
“粮食连年丰收还表明了我国具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对策。”尹成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面对粮食生产受到资源气候的制约,面对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面对全球粮食危机,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出台一系列保护农业、农民和粮食生产的倾斜性政策,扬长避短,提能挖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这些措施主要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清理各类开发区,查处滥占滥用耕地行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扶持粮食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
粮食生产“四增五丰”的分量有多重?尹成杰说,在全球发生粮食危机背景下,我国粮食实现连续“四增五丰”,对于加强“两个防止”,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