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证监会人士:国内A股国际板推出尚无时间表
稿源: 中国新闻网  | 2008-08-25 14:27:57

  奥运场馆周边餐厅8月8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称,非红筹海外公司A股上市第一单或花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下称“纽交所”)。该报引用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NYSEEuronext)执行副总裁凯瑟琳·金尼的话称,纽交所很有希望成为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美国企业,其方式是通过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DepositoryReceipt,简称CDR)实现在A股的上市,其目前“正在跟上海证券交易所密切合作”以推动进程。

  此报道引起了市场各界对于国际板推出加速的关注。针对上证所是否准备加速推出国际板等相关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分别采访了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上证所相关人士以及谋求在A股上市的部分外资企业。

  8月14日,上证所办公室新闻负责人陈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所谓的"海外公司A股上市第一单或花落纽交所"报道不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观点,可能是纽交所自己的想法,目前上证所并没有通过正式渠道向媒体披露过是否已有海外企业将在上证所谋求上市的任何情况。”

  推出国际板尚无时间表

  在推出国际板以及允许海外企业在上证所上市的问题上,果真是海外企业的“一厢情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上证所加紧筹划国际板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据上证所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2007年,上证所已经开始较为仔细地研究推出国际板的相关问题了。

  记者也注意到了当时相关的政策松动信号,2007年12月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在双方联合发布的情况说明中透露,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在国内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推出国际板将触发沪深股市实质性变革,将催生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与国际化。

  今年年初,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也曾向媒体明确表示,今年将支持上证所筹建国际板,吸引外国公司在沪发行股票和债券(资讯,行情)并上市交易。

  陈戟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我们的确曾经通过媒体交互平台向外披露过有关推出国际板的通稿,其中也提及了国际板问题是今年的重要工作。”据记者了解,在今年年初,上证所负责人曾表示,上证所一直积极稳步推进国际板的建设,推动海外公司在上海A股上市是上证所“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在今年年中,上证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更是十分乐观地表示,推出国际板已无技术障碍,他还预期海外企业、预托证券(CDR)、海外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均可在国际板挂牌。上证所总经理助理阙波也曾表示,上证所已经考虑引入在中国发展较好的大型跨国公司来沪上市,进一步巩固蓝筹股市场的地位。

  相关方的“暖风频吹”让一些海外企业备受鼓舞。不过,国际板到底何时推出还是个未知数。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刘李胜7月27日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目前市场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海外企业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的传闻,证监会已经了解,但目前何时才能推出国际板尚无时间表。”

  国际板“首席”争夺激烈

  尽管时间表还没有做出,但是有关谁将成为国际板“首席”的争夺战其实一直在进行着。据记者对各企业自2006年以来发布的公开信息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约有十多家海外知名企业表示有意在国内A股市场发行股票,这份名单中包括了汇丰集团、渣打银行、路透社、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纳斯达克、纽交所、可口可乐、西门子、联合利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等著名企业和机构。

  早在2007年,东亚银行(0023.HK)就曾宣称,其欲成为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外资公司。而在今年6月,汇丰集团总经理兼汇丰银行执行董事王冬胜也向媒体表示,汇丰在内地的战略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内部已着手研究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事宜。

  此后,甚至有传闻称,汇丰集团已就在上海A股上市一事成立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汇丰银行非执行副主席查史美伦、汇丰环球银行亚太区主管范浩宏等。其目的是抢夺上证所国际板的“首席”。

  对于这样的传闻,汇丰集团方面目前显得格外谨慎。汇丰集团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汇丰集团在中国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会考虑在A股上市。”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可能是由于监管层的态度及国内资本市场风云突变等因素,影响了汇丰的乐观情绪。

  与汇丰的矜持相比,纳斯达克谈及A股上市仍然显得较为积极,纳斯达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徐光勋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纳斯达克一直以来都积极谋求能够首先在内地A股上市,中国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让海外企业在A股上市。”

  徐光勋认为:“推出国际板可以活跃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对那些来中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而言,可以提高它们的知名度。另外,外国公司如果能够到中国上市,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很成熟。”

  尽管海外企业表示出了踊跃的态度,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推出国际板,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并未充分理顺,例如证券相关法规监管、海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民币资本帐户未全面开放。

  “如果将来我们市场容量足够大,我们还会吸引在境外注册的中国公司来境内上市,”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刘李胜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是未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后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的外汇管制放松后的必然趋势。”

  先红筹,后国际板?

  8月6日,国务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其中第三章规定,境外机构和个人在境内从事有价证券或衍生产品发行和交易,应当遵守国家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并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外汇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国际板的推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新条例所提及的“国家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

  也有业内人士判断,即使有了外汇管理方面的东风,期盼国际板在短期内推出也不应过于乐观。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板工作的确被管理层视为重要工作,由于创业板和股指期货的话题过热,导致国际板的问题被媒体忽略了。

  今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研究推动红筹股公司及其他境外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这是监管层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发言中将红筹回归和推出国际板同时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并且似乎明确了两者的先后推动次序。

  刘李胜副主任也肯定了这一看法,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一些海外公司提出了在A股上市的看法,但仅仅是他们单方面的看法,目前证监会的态度是,应该先让红筹股成功回归,然后再考虑是否有恰当的时机推动国际板。”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资本市场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管理层对于维护市场稳定有着特殊的要求,就是“不要有大动作”,这也就包括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红筹回归等不适宜很快推出。而这些举措的推迟,也会让国际板的推出压后。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