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答应我去韩国旅游,外公外婆送给我一个新手机,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数码相机,舅舅还给了我2000块钱,让我自行支配。”张贝一项一项地数给记者听,这些仅仅是她今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而从家里获得奖励的一部分。
张贝的“收入”并不是个例。随着高考、中考录取通知书的到达,各大商场迎来了学生消费的高峰期,很多家长领着孩子“还愿”,考试前许下的奖励开始逐渐兑现。这种“还愿”不仅仅集中在毕业生当中,其他的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
每到考试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家长这样那样的许诺,小到几十块钱,大到手机电脑等物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在这种刺激下已经形成了奖励性消费的风潮。
在中关村电子市场,每到暑假总是能够迎来大批的学生,在家长许诺的奖励中,手机、MP4、PSP、手机、电脑等成为了重头戏。
据北京中关村鼎好的一家笔记本销售商介绍,每年中考、高考放榜之后,该门店商品的销售量开始明显提高,销量能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
“孩子考得不错,考上重点大学了,所以来兑现我之前的承诺,买个笔记本电脑让他以后上学也好使用。”正在鼎好电子市场为孩子选购笔记本电脑的王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很多家长都认为,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词典等已经成为学生的必备物品,现在借“还愿”给买,只不过是借用了考试的由头而已。
物质奖励刺激孩子考出好成绩,成为不少家长使用的方法,而对物质奖励的“不断升级”,既让一些并不宽裕的家长吃不消,也让家长心生困惑:考试奖励,真能长期奖出好成绩?
有的家长在多年实行“考试奖励”政策之后,孩子已经对物质刺激产生“免疫体”,单纯奖励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逐渐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甚至会令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读书就是为了奖励。有一天,奖励没了,成绩也就没了。
虽然家长的奖励性消费会为市场产生一种新的商机,但是,从另外的一种角度来看,这种奖励性消费对于孩子的成长并非全有益处。
家长更不应该将视角局限在如手机、电脑等物质消费层面,而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有所忽视。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学习班,以及获得一些特色奖励,如灌制一张属于自己的唱片等。
教育专家认为,奖励性消费一方面,它的确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但如果物质奖励撑大了孩子的胃口,就会出现攀比心变强,失去学习动力等一些负面效应,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停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因此在对孩子实行奖励时,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作出适当的奖励,不应该随大流,盲目地对孩子实行奖励。(实习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