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1》29日播出《减税时代来临?》,以下为节目实录:
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减税让利,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取消利息税,取消红利税,呼声四起,究竟该不该减?减免空间又有多大?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全国税收增速快于居民收入,面对经济现状,是简单降税还是调整税收结构?中国是否应该进入减税时代?《新闻1+1》正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我们首先来关注两条跟税有关的消息。
前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分组审议中,有一位人大委员提出来这样的一个建议,他说个税的免征额应当再提高。另外一条消息是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与国税总局商讨取消红利税的事情。两条消息一出,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关注减税这样一个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也特别请到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研究员杨志勇先生为大家解读有关减税这方面的事宜,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部分减免税收这方面的呼声。
短片1:
“在目前偏低的起征点状况下,大量中低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这个结构影响到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平。”
前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分组审议中,人大委员郑功成建议,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而就在不久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在财政部官方网站撰文,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提出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减轻低收入者负担,加强对高收入者征收征管,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由此,由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所引发的关于减税让利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2005年10月28日新闻)
解说:
从1993年《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是以800元为起征点的,而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到了1600元。
(2007年12月30日新闻)
主持人:
昨天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从明年3月1号起,个税起征点从现在的每月1600元上调至每月2000元。
解说:
虽然政府连续两年提高个税免征额,然而新的标准实施不到半年,减税的呼声就再次响起。那么提高个税免征额究竟有没有必要?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个税免征额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增长6.3%,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2%,人均消费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增长5.7%,也低于通胀7.9%的CPI水平。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还是完成2135亿元,同比增长27.3%,明显高于上半年GDP10.4%的增速,这给个税免征额带来了很大的上调空间。
周清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高,这样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在宏观经济拉动中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这些年试图要做到的。
解说:
上个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提高个税免征额,许多网友也在各类论坛纷纷表达想法,很多网友认为,目前的个税免征额应该提高,甚至有网友认为个税免征额应该提高到5000元以上比较合适。
同样在8月8号,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期预测处处长徐连仲也撰文呼吁调整个税。公众、学者、官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同时呼吁,这是否说明个税到了不得不调的地步呢?
最近两年,建议取消利息税的呼声也一直不绝于耳,我们国家的最后一次征收利息税是在1999年,税率为统一的20%。应该说,这项税收从开始征收不久就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利息税的税负对象绝大多数是普通工薪阶层,征收利息税扩大了税基的不平等。进入2006年以后,伴随着CPI的高涨,主张降低利息税的呼声再起。2007年8月15号,国务院决定将利息税的税率一次性降为5%,尽管如此,仍然有人主张全面取消利息税,这些主张认为,因为我国目前7%左右的CPI涨幅仍然远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14%的利息率,在这种情况下,向利息征税理由不足。
(2008年8月28日新闻)
主持人: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正在和国税总局沟通取消红利税事宜。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这项政策能够实现,对市场将构成实质利好。
解说:
昨天,有关证监会的这条消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证监市场的红利税是指股票分红所得征收的税种,税率为20%。长期以来,中国股票市场来自分红的收益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有媒体经过计算,有的股票投资需要几百年才能收回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有媒体呼吁政府能减征或者取消红利税,这样可以鼓励投资者通过红利收益来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不过,围绕着资本利得进行收税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究竟红利税该不该减,能不能减还有待继续观察。
起征点不等于免征额
主持人:
杨博士,刚才在短片里面我们听到了关于个税的起征点还有免征额两种说法。从你们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经常说,新闻里面也反复报道,说我们的个税起征点又提高了,这种表述是不是严谨?是不是正确的?
杨志勇(特邀观察员):
应该说起征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免征额,这个免征额简单的来说,比如说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现在免征额是2000块。
举一个例子来说。假设你的收入是2100块,如果用的是免征额的概念的话,是2100块扣掉2000块,只对你的100块部分根据税率来计算纳税,如果是起征点的话,是要对这2100块,一分都不能扣,然后乘以使用的税率来计算纳税的。所以准确的提法就是免征额。
主持人:
就是说我们新闻里报道的应该说是一种不准确的说法,专业的说法应当是把免征额的门槛再一次提高。
杨志勇:
对。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免征额的调整应与CPI的变化挂钩
主持人:
那好,我们今天就要用这个正确的说法,免征额。您看,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这么多年来已经做了多次调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人们对于减税要求门槛提高的呼声还是很大,为什么提高了这么多次以来,并没有起到可以减免低收入者的压力,然后从高收入者那儿能够征更多的税,这样的目标为什么没有达到?
杨志勇:
因为个人所得税现在的免征额虽然是从800元提高到1600,又提高到2000元,提高到2000元之后,现在正好提高之后这一段时间又碰到我们的物价涨幅是比较快的时候,物价涨幅比较快,本来免征额应该是跟人们的生活费用相挂钩的,所以在物价涨幅相对比较快的情况下,大家就会感觉这个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主持人:
多方呼吁,您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否应当把免征额的门槛再一次提高呢?
杨志勇:
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的机制,比如怎么样跟物价挂钩,而不是去纠缠于今天应该800,明天应该1600之类的数字。
主持人:
这种挂钩的机制应当和哪些数据紧密相关?
杨志勇:
应该最主要的是跟CPI挂钩。
主持人:
这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杨志勇:
对。
主持人:
刚才我们说到的是免征额这样的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利息税。去年8月15号,一次性从20%的利息税降到5%,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觉得还不满意,应当取消,您怎么看?
杨志勇:
他这个提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现在经常在说我们进入了负利率的时代,在负利率的情况底下如果对它进行征收,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做法,因为利息税从这里面所说,它实际上是个人所得税的一种类型,因为你本来作为所得的话应该是收入扣除掉成本,如果利息已经是负的情况下,如果对它征,应该说是不太合理的。
主持人:
在目前这种已经进入到负利率时代的情况下,利息税的取消您觉得是指日可待还是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
杨志勇:
这个我们就不清楚了。
主持人:
这要受到什么影响呢?
杨志勇:
因为这牵涉到个人所得税制怎么样调整的问题,就相关的一些部门,比如说法律法规怎么样修改调整的问题,这里面要履行一整套程序,还有决策者怎么进行决定的问题。
主持人:
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一种经济现象,然后比如说税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税制的调整当然是要滞后于这种经济现象的出现,滞后多长时间是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因为太之后的话恐怕也赶不上,对这种经济形势也改变不太大。
杨志勇:
不能说一定就要滞后于某些现象的发生,因为毕竟我们国家现在在建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很多国家有他们税制的一些做法,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我们自己以前也有一些经验,我们也可以从以前,或者哪怕这些教训,我们也可以吸取一些经验,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到事情还没发生,我们就已经有一些应对了。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的比重为何低于发达国家?
主持人:
我看了几个数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额这一部分钱占到我们国家所有全部税收总额的不到7%,应当说这个比例比较小,但是我们再参考其他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比如说日本,他们的个人所得税收到的这笔税收的钱占到他们国家的总税收往往都是在50%以上,您怎么看待这种个税收入在整个税收盘子里面这种比重的差异?
杨志勇:
这个应该跟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主体税种还是流转税,特别是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的税制怎么设计,首先要满足这个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或者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如果说我们国家在改革一开始就选择个人所得税作为税种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收入是没办法保证的,因为个人所得税如果要以所得税作为主体,首先是收入扣除掉成本费用,后面才有所得,在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所得可能相对会低,最基本的我们现在很多需要政府做的事情,可能即使你怀着很好的愿望,但是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种状况。
主持人:
应当说这是一个过程。
杨志勇:
对。
主持人:
是否未来我们也会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就是个税所占的整个税收的比例要逐渐增大?
杨志勇:
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可能会有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如果这些改善的过程,个人所得税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一个下降的过程,然后接着,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它又会再增加,但这边有一个现在的增值税出来之后,我们的个人所得税也许比重不会像美国或者日本他们提高的那么多,提高到那个地步。
减免税收将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主持人:
刚才我们谈到了利息税还有个税的免征额要提高这两个问题。刚才短片里面还提到了一个叫做红利税,那么证监会还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协商把这个税种要取消,您觉得一旦取消,它对于低迷的股市真的是利好消息,马上就立竿见影还是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杨志勇:
我不是专门研究股市的,但是可以这么说,因为你如果是减少了,比如现在的红利,2005年之后是按照10%征收的,只要你减少税收,对股民总是有好处的,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就不好说了。
主持人:
您是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
杨志勇:
对。
主持人:
我们再说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如果说这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得以实施的话,它对于刺激经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杨志勇:
如果减税的话,对经济肯定是有促进它增长的效应,从宏观上来说,但是能够拉动经济多少个百分点,可能就要看怎么样实施减税的计划。
主持人:
但是刚才您也说了,个税占到7%这样的一个比重,另外一个红利税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这些占的比例不大的税要进行减免的话,它对经济起到的作用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吗?
杨志勇:
如果个人所得税,凭我们的分析的话,它没有那么大,但是非常重要,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消费水平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比如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的,但是也踏入了个人所得税门槛的这些人来说,可能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这块我更多的是想说,个人所得税减税更多的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加重要一点,而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个人所得税2007年的数字它占全国的税收收入不到7%,不到7%的时候说明我们对这个税进行调整,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没那么大,所以可能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的时机,如果一旦假如说你已经到了40%、50%的时候,改起来可能就要非常的慎重了。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如何减税让利,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从长远来看,税收减免是大势所趋,但是税收的减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它牵连出来的是整个税收制度改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绝不是易事,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短片2:
8月1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我国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255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0.5%,特别在今年3月1号,个税免征额已提高到2000元的前提下,个人所得税同比仍然增长了27.3%,增速明显快于上半年GDP10.4%和和居民收入6.3%的增长速度。
其实,从1994年至2007年,中国的税收增长幅度一直高于GDP增幅,更远远超出了居民收入增速,尤其是2004年以来,税收增幅超GDP增幅都在两倍以上。有媒体评论指出,税收这种犹如跨栏的跳跃式增长虽然增加了政府财力,但是却加重了国民的税收负担,如果税收的增长幅度长期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将可能会陷入国富民不强的怪圈。
另外,来自财政部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赢余超过万亿元,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年预算的59.52%,而财政支出仅相当于全年预算的37.64%。专门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数据打消了如果经济下滑,减税后可能影响财政收入的顾虑,上半年的赢余正好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政策的操作空间,为减税带来了难得的时机。
同时,在不少专家提出的继续紧货币,抑制通胀,宽财政,防止滞胀的药方中,集中采取结构性减税的措施,减低企业赋税也成为了宽财政的主要内容。
就在上个月,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出了一揽子防下滑的财政建议,其中将提高个税免征额,降低利息税,加快增值税转型等减税政策作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头戏。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以减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调整,可助力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这三架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从而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
然而,对于目前呼声甚高的减税说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由于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综合,其既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改革受多方因素制约,因而难以“孤军深入”。那么减税改革究竟是正当其时还是为时过早?就减税本身而言,税究竟该怎样减?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怎样才能切实起到放水养鱼、富企富民的作用?种种迹象是否表明,中国将迎来一个减税的时代?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又还需要我们怎样的努力?
当前经济状况是减税的最好时机
主持人:
杨博士,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减税的时机是不是到了?因为我们看短片里面反复提到从1994年到2007年这十来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税收的增幅是每年大幅的在跨越式的增长。我们作为民生这个角度来看,进入到今年CPI高企,而且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明显感到压力了,在这样一个时机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减税的时机?
杨志勇:
个人所得税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还有一个,刚才提到1994年以来,我们的税收收入一直在增长,这个时候可能要回忆一些背景的东西,因为在1994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国家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低到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很多正常的活动都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或者说我们以前经常提到很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各个方面,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收入太低所导致的。所以1994年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当时有两个很直接的目标,一个目标就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另外一个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到了现在为止,我们应该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上形成了,这个形成之后,到现在,我们有一定的财力,可以做一些减税的工作。
主持人:
这个时机问题您怎么看?
杨志勇:
像个人所得税现在如果要做的话,从财力上来说我觉得是可以承受的,因为个人所得税占全国的税收比例不到7%,但是对于地方来说可能会比较多一点,地方比较多的话,如果是全盘考虑,应该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还有一个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现在也应该可以提上议程了,因为我们前面已经经过那么多试点了。而且增值税转型,因为它试点实际上存在一个优惠政策,而增值税最好的应该在全国铺开,对增值税增广或者其他的可能都有很多好处。
主持人:
刚才短片里面也提到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现在再不掌握这个时机进行减税的话,任由这种局面下去有可能会出现国富但是民不强这种局面,您怎么看?
杨志勇:
对我们国家政府来说,现在一直在强调改善民生,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通过政府扩大支出,在一些民生领域里面,比如说扩大教育,还有比如说养老、社会保障等等个方面的支出,对老百姓来说也会受益的,如果讲个人所得税的话,大家的收益是最明显的。你刚开始所说的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国家不管怎么样,是不会说有国富民不富的状况,因为只有民富,国才会真正的富,真正的强。
增值税转型、增加资源税是税改方向
主持人:
刚才我们关注的是个人,就是自然人这个角度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其实这些年来,各种企业也有抱怨,觉得自己承受的税太重了,当然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多少税都觉得重,但是如果您站在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国家的企业承受的税是否处于比较重的评估?
杨志勇:
关于这样一个税收负担的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比如说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税收负担口径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国家税务总局,从税务系统所征的税来说,我们国家还不能说它的税已经特别的重,但是里面可能企业负担还有很多,可能一些收费的项目,这些项目可能加起来对企业来说,它的这些负担可能就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用税收负担来衡量的意义。
主持人:
对于一个鼓励创业型的经济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当然个人所得税面临一个调整的问题,对于企业各种各样的税负在未来是否也会进行相关的调整?
杨志勇:
我想应该会的。因为我们增值税转型是大势所趋,增值税转型如果做的话,如果税率不变,对企业来说实际上相当于减税。还有就是为了鼓励创业,比如说像今年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通过里面,其实对于很多企业的所得税也有一些优惠的规定。现在比如说我们国家未来实现某些其他的目标,也可以做一些特别的规定,但是我觉得企业所得税这块空间不是特别大,因为我们刚刚从33%下调到25%,还有成本费用扣除标准方面的放宽,实际上它受惠的不只是那8个百分点。
主持人:
税收我们刚才谈到的更多是减税,税有减自然就有增,在哪些方面,哪些税种需要做减法?哪些税种需要做加法?
杨志勇:
做加法现在说的比较多的主要是资源税,资源税原来是从量计征的,有很多标准,因为资源税的计算也非常复杂。
主持人:
您给我们稍做解释,什么是资源税?
杨志勇:
比如说你开采这个煤矿,那你这个煤可能就要交资源税了。原来比如说一吨煤你交多少税,如果是煤价拼命上涨的话,假如说涨了好多倍了,你还是按照一吨收十块钱或者收二十块钱这样下来的话,实际上煤相对应的税收负担部分就特别低。我们现在特别鼓励说资源怎么样补偿,但是我们的资源税一开始的时候定位是调节不同的矿区它的级差收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