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GDP增长9%是政策底线关键数据看四季度
稿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 2008-08-30 16:36:23

  实习记者陈茜

  进入9月,第三季度将结束。中国经济形势日趋明朗。

  一方面,物价涨幅在7月份首次降到7%以下,一些机构预测认为8月份物价将进一步放缓至5%左右。

  在物价调控向预期方向走低时,经济是否会出现大幅回落,成为一种新的担忧。甚至,有机构预测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会低至9%。

  适应形势变化,7月份,中央提出了“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增长),来代替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双防”(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胀)。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次贷危机仍在发展,一些发达国家通胀也在上升。在此条件下,下一步如何调控,是否需要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减税政策,目前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在高层,相关政策尚在酝酿陆续出台中。

  8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本报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外部因素影响更大

  《21世纪》:去年年底,中央提出调控方针“双防”,今年7月变成了“一保一控”,你认为原因何在?如何判断当下的经济形势?

  祝宝良:主要是国内外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

  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在看来比过去预期要严重得多,二是全球通胀的形势也比预期的严峻,三是国内多次出现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同时造成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去年下半年,国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比较乐观,但是今年以来多家美国银行倒闭后,发现形势要严峻得多。现在国内逐步达成共识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时间还会比较长,还需2-3年来进行调整。目前美英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已经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开始减慢。

  此外,国际上石油、粮食价格短期内上涨如此之快、如此之高是没有想到的。去年提出国内物价是结构性上涨,现在,物价上涨的因素已经比较复杂了。既有国际原材料、原油、铁矿石、大豆、植物油、棉花价格上涨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也有国内要素价格,比如土地、人工价格等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同时也有外汇储备增加引起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导致需求拉动因素。

  当然,在物价方面,中国的物价整体还是比较平稳的,正在按照预期回落。现在可以看清楚的是,我们的粮食5年丰收,是稳定物价的最大因素。如果我国的粮食价格达到国际水平,我们今年的物价涨幅搞不好会超过越南。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问题比外部问题要小些。

  比如今年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就1500亿,地震的损失约在5000亿。由于此后加大投资可以刺激经济,这方面的损失也不大。奥运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大,奥运投入了3000亿,分摊到5年,对北京每年经济影响就2个百分点,对全国影响也就0.2个百分点。

  但是外部的影响不一样。国际原材料、原油、粮食价格上涨过快,带动国内价格上涨较快,国内为了控制物价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增速减慢。物价上涨也加大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意愿下降。同时,国内为了抑制价格过快,对成品油、煤炭和电力等价格进行管制,电力企业不愿意生产,这会导致缺电,也影响生产。

  保9%的GDP是政策底线

  《21世纪》:您如何预测今年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以及明年经济形势?

  祝宝良:三季度GDP大致会保持在9.6%的水平。一般来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对应的GDP增长是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2%左右,对应的GDP增幅是9%。今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4.7%,按照这样的速度,三季度GDP增幅应该在9%以上。

  第四季度目前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总需求还会放缓,原因是7月份受奥运、地震等因素消费快速增长的情况,会在9月份消失,出口预计增幅还会回落,虽然投资会因地震后重建保持稳定,但整体上GDP增幅还会往下走。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的经济增长心理防线是8%左右。现在,随着我国生产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9%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现在难以判断是2009年,2009年GDP增幅是否会在9%以下,关键要看今年第四季度的增长情况。

  《21世纪》:经济如果下滑很快,是否会启动减税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祝宝良:下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搭配还不会变化,政策只是微调并更有针对性。

  如果GDP在第四季度或明年下滑很快,财政政策可以发2000亿左右的国债,以地震债、雪灾债发债都可以。但是减税的可能性不大,减税涉及税制和税率调整问题,是体制问题。减税需要人大批准,但可以先研究,不过今年已经调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企业所得税也进行了合并,起到了减税的作用,今年年内,我个人认为很难有新的减税措施。

  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但是这涉及到住房保障的范围问题,目前经济适用房占比例是6%,可以达到20%,但这个政策也涉及到土地改革。

  中国可能

  进入2-3年的调整期

  《21世纪》:中国经济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也在进入调整时期,您认为时间会持续多久?

  祝宝良:中国的调整时间可能也需2-3年时间。

  过去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过去5年中国有五大好的快速增长条件:一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快速占据世界市场;二是世界经济同步增长和全球化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中国分享了世界经济增长;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后微观主体行为改变,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后,过去的包袱都被抛掉,这使得其这几年迅速发展;四是以1998年住房、汽车为支柱的消费结构迅速升级,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五是农村二元结构带来劳动力过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但目前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因为加入WTO五年的效应基本上已经释放完了。即使没有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出口政策调整,我国再保持30%左右的出口速度也是不现实的。

  此外全球经济也在下滑。国有企业过去改革能释放的动力也有所减少。住房、汽车为主的快速增长也在调整,目前住房、汽车的消费在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在不断提高。

  《21世纪》:从中长期看,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祝宝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无外乎汽车和住房为支柱的产业。

  作为消费的新增长点,房地产和汽车在较长时间内仍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发展房地产关键在于稳定房价,增加土地供给。全国目前耕地是18.27亿亩,要保持18亿亩的红线,只有2700万亩的空间,这2700万亩,会很快用完。

  而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土地,只能从农村土地改革入手。这涉及土地改革及农村综合改革,也涉及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又涉及到行政体制改革,难度比较大。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