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度猖獗的原油期货投机炒作似乎开始有所冷却。国际油价掉头向下,一路杀跌。
于是我忽然想到,中国近年来不是一直为高油价所困扰吗?那么,那些在高油价背景下形成的改革思路,诸如国内能源管理体制和价格改革、推进节能减排的国策是否应该随之而改变?高油价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挑战,还应该是一种推进国内能源行业改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和机遇。
面对国际油价如此深度跌幅,至今谁也无法说清,此轮油价下调的终极位置会在哪里。因为,预期一旦发生变化,就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并很难逆转。国际油价跌破115美元/桶,让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调整的短期压力也随之得以纾缓。但油价回落并无助于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与矛盾,中国经济的调整仍处于开始阶段。
事实上,油价下跌最直接的反应是强化了外围资金对美元的信心,支持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反弹。但这种似是而非的跷跷板效应仍只在虚拟经济领域起效,无助于中国迫切需要的外部需求全面复苏。因此,有必要以中立的态度对待此轮油价下跌。本轮商品期货牛市的动力来自国际资本,是资金撤出美国市场后的自发保值行为,本身带有极强的非理性成分和羊群效应特征。虚高之后出现大幅度回调亦属正常,商品期货本身的涨落也符合长周期、大幅度的特点。但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国家的美国,如果经济基本面仍不能迅速出现明显复苏特征,甚至继续表现低迷,则有可能进一步挫伤投资者的信心。此时,国际油价重新掉头向上创出新高也绝非没有可能。
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涨跌轮回可以看出,由于美国经济受到次贷危机的拖累,资本必然要寻求新的获利目标,涌入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就成为必然。但资金过多地集中于石油等商品要素市场,本身就暗示资本已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到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这是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调整的一种信号。
目前中国能源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便世界经济在今年年底前出现强劲复苏,中国也应坚定不移地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既定方针行事,充分利用好国际经济的调整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提高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层级,才能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高素质增长积聚力量。
当然,国际油价是一个具有随机性特征的指标,因此我们看待国际石油市场,还要以宽广的眼光来审视国内的能源改革乃至经济改革的进程。(吴学安)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