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鄞州
万亩粮食示范基地 亩均增收120元
稿源: 鄞州日报  | 2008-09-02 10:03:40

  基地生产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我区着重突出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因地制宜引导各镇乡、街道选准并做优做强精品产业。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全区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建成市级产业化示范基地10个,区级示范化基地10个,全区20个镇乡、街道都必须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同时,农林部门确定,今年为产业化基地建设年。目前,已有一批产业基地陆续建成或即将建成。本报今起开设《建设产业化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栏目,选择部分基地进行报道,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怎么种粮才科学,能多赚钱?农药化肥不乱施,防虫用上杀虫灯,插种、收获全程机械化。这是刚通过验收的区万亩粮食优质高效综合示范基地的基本做法,这给基地所在的云龙、姜山镇乃至全区的种粮农民带来一份希望:同样种粮,亩均增收达120元左右。

  区万亩粮食优质高效综合示范基地位于云龙镇和姜山镇的接壤地段,域盖姜山镇蔡郞桥、阳府兴,云龙镇陈黄村等6个村,总面积1.2万亩,常年粮食复种面积在1.9万亩左右。这一片耕地是全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

  减量增效科学施肥

  这两年,云龙镇种粮大户黄存虎种粮方法与过去有了许多不一样。看“方”施肥是其中一个突出变化。每次施肥前,他总要看一看“方子”,“方子”是区农技站开出的,上面注明他这一区域田块的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全氮、有效氮、有机质含量偏高,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适宜,地力水平属于中等偏高。下面同时注明了全区早稻的三种施肥方案,按地力情况镇里选用的是第二套方案。该方案注明了纯氮、五氧化二磷等施用总量。与过去相比,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但他的粮食产量不仅未减而且还有所增加。

  这是基地实施水稻“双减”工程的结果。施肥过量造成污染,这是目前困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基地率先推行测土配方施肥这一节约型农业的一大举措,减少氮肥施用量和减少农药使用量各20%。同时,通过合理施肥使作物抗性增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黄色粘板等,农药、劳动力等成本投入减少,提高作物产量2.5-3.0%,亩平均节本增效30元/年以上。

  技术密集示范带动

  眼下,不管是走在云龙镇陈黄村田头,还是姜山镇蔡郞桥村的田头,给人一个感觉都是一样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沟是沟,渠是渠,路是路,晚稻青翠碧绿,一天一个样。

  基地2006年被列为宁波市首批20个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之一。2年来,总投资超过600万元,沟、渠、路等基本设施均得到了建设或维修。同时,一项接一项的先进技术在这里进行示范推广,基地因而成为全区粮食种植方面的一块“热土”、农业的“高新技术区”,其中陈黄村和蔡郞桥村则成为市、区两级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集结点。

  101亩水稻原种繁育基地的建立,使得全区水稻良种覆盖率超过90%;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示范区,承担起全区大部分的水稻机插任务,并且大胆尝试连作晚稻机插技术,获得初步成功;建立市级粮食高产示范方,运用抛秧、直播等轻型栽培和强化栽培等技术,成为省优秀示范方,吸引2000多人次的种粮大户及省内外农业部门领导前来观摩学习,发挥出明显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综合引试示范区,试种“宁88”、“宁81”、“秀优5号”等高产新品种、新组合,进行水稻无盘抛秧、水稻超高产栽培,马铃薯-水稻模式栽培技术研究……

  技术先进,效益明显:基地内1.9万亩次水稻,平均亩增产比全区水稻均产增加52.2公斤。各项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基地内平均每亩增效达到120元左右,年增收144万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农民种田观念正在一步步转变,科学种田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且产生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才,提高了基地农户的技术业务素质,基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环境等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一步步改善。

【编辑:吴金金】